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逸仙援藏医疗队推动创建洛隆县首个口腔科

2023/8/25 16:47:47

2023年8月,洛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初步诊断为急性根尖周炎,建议立即手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队员程慧琳为患者作出诊断后,便着手准备手术——这看似寻常的诊疗流程,在五个月前的洛隆是不可想象的。彼时,全县的公立医疗机构都未开设口腔科,也缺乏有临床经验的口腔医生,故而许多患者罹患严重口腔疾病时,只能驱车300公里前往昌都市区就诊,这五个月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要从这支援藏医疗队进驻洛隆县人民医院开始说起。

刻不容缓!“口腔难题”迎来逸仙方案

为做好藏地山区群众的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专业的口腔诊疗服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领导运筹帷幄,精心安排了口腔科骨干程慧琳主治医师披甲上阵,参与一线援藏工作,旨在补齐短板,解决当地“口腔难题”。

“这是我到这里来的使命,我一定要把口腔科建起来!”程慧琳抵藏后暗下决心。她在第一时间对当地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预防治疗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发现当地不仅各年龄段的口腔疾病,如龋坏、牙周病等发病率高,而且诊治率较低,尤其是幼儿龋病得不到及时诊治,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医疗队所在的洛隆县由于道路险阻,素有“秘境”之称,县内有十一个乡镇,较远的乡镇往返县城要两个多小时,从县城前往三百公里外的昌都市区又需要驱车六个小时,且当地的道路还经常发生塌方、落石,动辄就要封路数日。路途遥远,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极易拖延加重病情。

了解到当地口腔诊疗的情况后,程慧琳主治医师将相关信息数据传给广州院区本部,与后方保持同频共振,口腔科李劲松主任、张彬书记、焦九阳副主任密切关注,多次远程会商援助方案。思路越来越清晰,医疗和预防两手都要抓,当务之急就是把当地口腔科先建起来,刻不容缓!

红旗飘扬!“街口诊室”屡见逸仙身影

援藏初期,程慧琳主治医师发现当地医院没有诊室、没有治疗椅、没有专用器械,如何去行医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援藏医疗队共同探索出一条“特别”的新路:把诊室放在街口,用义诊替代门诊。

很多个周末,当地的藏族群众都能看到红色的党旗和同样红色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旗,一起飘扬在洛隆县城双拥广场上,这是闵筱辉队长带领队员们热情地向居民开展的义诊活动。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科学地宣教、耐心地问诊、认真地查体及沟通诊治疾病,充实地忙碌着。面对义诊现场不少口腔疾病患者求助,程慧琳不顾腰疾复发,俯着身子认真地给他们做检查,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科普口腔健康知识,手把手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醒群众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在口腔科尚未开诊的时间里,她就通过使用简易器材,免费帮助当地群众提供解决口腔健康问题的方案,他们有的长年不刷牙导致牙结石比较厚,有的牙周炎非常严重以至牙齿已经松动,有的颞颌关节不同程度紊乱,还有口腔溃疡、牙列不齐等等。


义诊现场

从零开始!“建科之路”展现逸仙担当

回顾洛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的“建科之路”,这几乎是一个零起点的工作,该院既没有口腔科的专业设备,也没有相应药物,连制度、流程、教学等方面都是一片空白,新建一个科室任务很重、难度很大。

压力很快转化为动力!自3月底进藏以来,程慧琳主治医师从一名医疗技术骨干迅速蜕变为“全能型“人才。她在洛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其他援藏队员的帮助下,与当地有关部门展开了密切合作,无论是申请立项审批,还是软硬件建设,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同步推进,体现了“逸仙速度”。

从设备及耗材的选购、诊室的设计装修,到口腔医生工作制度、门诊工作制度、口腔诊疗消毒制度等建章立制工作,再到宣教图片上墙、口腔保健知识视频片动画片、汉藏双语宣传手册的设计印制等等,程慧琳尽可能做到力亲为,确保准确安全规范,体现了“逸仙精度”。

她和本地口腔科同事一起安装新到的医疗器械,通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本部向洛隆县人民医院捐赠一批急需的口腔医疗器材和药品,并自费购买了一批牙膏、牙刷、牙线等口腔护理产品作为小礼物向患者派发,体现了“逸仙温度”。

期间,程慧琳主治医师不但要为患者进行诊疗,还要对当地刚毕业的年轻医生进行相关培训,从“老师操作、学生配合”过渡到“学生操作、老师配合”,耐心做好“传帮带”,逐步培养出一批能力过硬的口腔专业人才,让援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援助转变,体现了“逸仙深度”。

最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8月11日,洛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正式揭牌成立。


洛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揭牌仪式

 

程慧琳主治医师诊治患者

九转功成!“首战告捷”初见建设成效

口腔科刚开诊期间,刚下班回到宿舍的程慧琳接到县人民医院的紧急会诊电话,住院患者阿旦(化名)牙齿疼痛剧烈,且脸部严重肿胀,主管医生无从应付。程慧琳主治医师立即召集本科曲尼旺姆、白珍2位年轻医生赶回医院会诊,初步诊断出患者右下第一前磨牙因旧疾复发引起急性根尖周炎,为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口腔功能,建议对患牙行“开髓引流伴脓肿切开术”,先缓解牙龈及面部的急性肿痛,后续再通过完善根管治疗手段保留患牙。虽然听不懂专业医疗术语,但对这支“广州逸仙号”口腔科新团队提出的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很快回应同意手术。后来,在3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治疗进展顺利,患者牙齿及面部的疼痛肿胀在较短时间内消退。由于担心患者家住偏远乡镇后续无法复诊,口腔团队加班加点,保障了患者在出院前得到完善的根管治疗。患者也因患牙得以保留而喜出望外,在治疗结束离院时专程回到口腔科感谢“广州专家”。

这是洛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开科后的首例治疗手术,在实战中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水平、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好的开始来之不易,离不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员的不懈努力,留下了“带不走”的理念和技术,让洛隆县人民医院从此以后有能力、有条件为当地百姓群众提供正规优质的口腔保健及疾病诊疗服务。


程慧琳主治医师术后查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把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视作第一要务。如今,洛隆县人民医院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的支持帮助下,已经可以进行常见口腔疾病的诊疗工作,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疾病及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等。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便利,更为推进当地卫生医疗事业长足发展、提高老百姓的口腔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切实做到了把实事办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让藏地山区人民的微笑从“齿”绽放!接下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将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造血式援藏”理念为先导,注重学科帮扶和人才培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当地医疗技术、质量、效能取得突破性进步!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林泽锋、刘文琴、黄睿)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