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赵久波、心理治疗师赵新宇
“最近心烦意乱,睡不着觉。一闭上眼,脑子就开始胡思乱想”。
“不知怎么的,总是开心不起来,平时爱做的事情也不想碰了,觉得生活没啥盼头”。
“最近总是很低沉,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困在情绪牢笼里,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受控制,坏心情就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正慢慢把自己吞噬。拖着疲惫的身躯,精神萎靡的人们无助自问:“我该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糟心事影响心情,睡不着觉。就像身体会感冒,心理有时也会“感冒”。这种感冒都能自愈么?问题很严重才需要看心理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赵久波、心理治疗师赵新宇为大家消除对心理医生的一些误解。
误解1:“心理感冒”过一阵儿就好了
“心理感冒”是对心理亚健康的一种比喻,常见的如焦虑、抑郁状态,虽没有达到焦虑症、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已经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这种不适,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可以说大部分人一生中就是波动在健康与亚健康之间。
有时不好的心情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平复,但并不是每次都能过段时间自然缓解。它取决于“心理感冒”的严重程度(类似重感冒、还是轻感冒),以及当事人的心理素质、自我调适能力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等。
一旦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反复出现心情烦躁,胡思乱想或者情绪剧烈的波动,可能就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预兆。这时,光靠自己是很难熬过去的,就需要他人的支持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比如去见心理医生。
误解2:问题很严重才需要去心理科看医生
人们普遍认为,生病的人才需要去医院,但其实心理科并不只是为了治病开设的。心理科不仅治心病,更是防“心病”。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都会有感到焦虑、迷茫的时候,会感受到孤独;会有无意义感,或者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生活问题中周旋、焦头烂额。这些问题没有严重到你觉得自己“病了”、或者“我精神或心理上出问题了”这么严重,但它可能让你长时间不开心、感到很多事总是不顺利,这时就可以到心理科寻求帮助。此外,还可以去心理科单纯探索自己情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移除成长的阻碍。
其实在医院,大家常说的“心理医生”包含了两类主要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通常到医院挂心理科、或精神科的号,可以获得上述两类专业人员的帮助。
人们统称他们为“心理医生”,但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精神科医生” vs “心理治疗师”
在珠江医院心理科,实行“先诊断,后治疗”的规范诊疗流程。有心理困扰的求助者来就诊,都要先到心理科门诊挂号,由精神科医生通过标准化问诊,并结合心理测评结果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通常有单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药物和心理治疗的联合疗法。药物治疗通过生物学途径缓解病理性情绪,并进而减少这些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伤害;而心理治疗则是帮助来访者理解引起病理性情绪的原因,并尝试做出认知或行为上的调整和改变。
误解3:心理治疗”就是找个人陪我聊天
心理治疗是专业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和来访者互动,引起其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和普通的聊天差别很大。
误解4:精神科的药物副作用很大容易上瘾
就像重感冒要吃药一样,心灵感冒也可能需要服药。当情绪问题已经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医生经专业评估后,会建议使用药物去治疗情绪问题或其引发的躯体症状。
现有新一代的精神科药物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较以前的药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很低,且大部分药物不会产生成瘾问题。
误解5:看了心理医生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任何治疗手段的效果都至少取决于治疗匹配度和起效时间两个方面。
目前精神科的药物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于不同的病种、不同的个体差异会有不同的疗效,因此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通常来说规范服药两周左右药物开始起效。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通常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初期需要花时间建立咨询关系、了解来访者的生活背景、澄清问题和目标,起效没有那么迅速。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匹配度、以及双方的投入努力程度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来访者问题性质复杂,或希望通过咨询获得更深层次的变化,则需要长期多次的咨询。 (通讯员 谢俊仪 刘欢欢 伍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