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进食后,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肠道的排泄作用而形成粪便。如果脾、胃、肠道的功能有异常,大便的性状和颜色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另外,肝的疏泄功能有调整人体气的运行作用,对于大便的排泄也起到辅助作用。
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次数与疾病密切相关,所以被视作为消化道病的“警报器”。一般情况下,正常粪便为黄褐色、圆柱形,健康人每天排便约1-2次,有少数人2-3天一次。如有异常,就要警惕了。从大便的颜色上考虑,如果不是饮食或药物原因出现黑色大便,应考虑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如果大便呈红色,大多是下消化道出血。如果血不与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甚至是便后滴血,则可能是患了痔疮。如果大便是灰白色,像“白陶土样”,则有可能是黄疸或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
不同形状颜色的大便,预示着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注意辨别以下几点:
1、水状便
多数情况是感染,最严重的一种感染是霍乱,它引起小肠粘膜问题。就24小时排便情况来说,大于三次水状便,就要考虑是感染性疾病,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2、糊状便
实际上是介于软便和水便之间,状况没有那么重,但如果每天排两到三次这样的大便,也应该去医院看看。长时间的脾胃不和,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结肠炎、肠部溃疡甚至一些肠粘膜损害。长此以往,可能会由一种简单的易激综合症变成真正的器质性病变。
3、硬便
类似于便秘的症状,大便呈颗粒状,难以排出。
4、墨绿色大便
吃的菜比较多或者消化不良,大多是提示消化不良。
5、陶土便
提示胆道不分泌胆红素,出现完全性梗阻,是很严重的疾病。
因此,建议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应做到一日三餐荤素合理搭配,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有便意就要及时上厕所,不要一直憋着,还应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