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因现代医学并未研究清楚,学者们曾提出过不少学说,根据勒夫勒心内膜炎好发于非洲落后地区及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有人认为与5-羟色胺摄入过多(当地人多食香蕉,而大蕉、香蕉内富含5-羟色胺)、营养不良、维生素E 和色氨酸缺乏有关。勒夫勒心内膜炎在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通常发生了传染性的丝虫病、疟疾、曼氏血吸虫病的情况下广为传播的,因此也有人提出本病与上述寄生虫病有关,但均缺乏特异性,因此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因迄今未明,有待进一步研究。那么,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理原因有哪些呢?
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理
1、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疾病出现因素,大部分会被认为和人体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人体的嗜酸性粒细胞,是通过何种机制导致引发心内膜,以及心肌损害的现象,尚未阐明,有部分提出认为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能产生一种称为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有关,该蛋白可影响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而造成心肌损害;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心肌浸润致心内膜下心肌坏死的结果。此外,脱颗粒嗜酸性粒细胞(degranulatedeosinophil)和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碱性蛋白(eosinophil granulebasic protein)在本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勒夫勒心内膜炎大部分的病理特征,是心脏的心内膜和内层的心肌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内膜会显示出现增厚,心肌顺应性也明显下降,心脏内大量附壁血栓形成,内膜下心肌坏死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上以右室受累多见,左室也可受累,但病变一般较右室轻。心室病变主要侵犯心尖和流入道,而流出道多不受影响,严重者心尖可闭塞,也可累及乳头肌、腱索和房室环,可产生瓣膜关闭不全。本病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曾有过长期争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EMF 的早期病变,以后可演变为EMF。
因此有人将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理改变分为3 期:
(1)坏死期: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及内膜下心肌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炎性改变,内膜下心肌损伤和坏死。
(2)血栓形成期:随着心内膜及内膜下心肌炎症消退,在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
(3)纤维化期: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完全消失,主要表现为胶原纤维广泛增生,其病理改变与EMF 难以鉴别。
温馨提示:
上文对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因病理做了详细介绍,由于勒夫勒心内膜炎在中国很少发生,所以在国内没有受到重视,大家不必为此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