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一种专性微需氧革兰阴性菌。1983年首次从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并证明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幽门螺杆菌怎样治疗呢?
体外研究发现,中草药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一项体外幽门螺杆菌敏感试验表明,有17味药对幽门螺杆菌有抑杀作用,其中黄连高度敏感,大黄、黄岑、丹参、延胡索,、生地黄、甘草中度敏感,白花蛇舌草、陈皮、石斛、白及、吴茱萸、知母、连翘低度敏感。
另有研究者试验了200种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中草药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38种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其中黄芩、黄连、黄柏、桂枝、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他的研究提示,三七、槟榔、厚朴、党参、牙皂、蒲公英、白芍、地榆、青黛、白果、秦皮、龙胆草、诃子、乌药、黄芪、莪术、苦参、枸杞子、北沙参、莱菔子等也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也有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传统方剂如左金丸、香连丸、逍遥散、黄芪建中汤、黄连解毒汤、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六君子汤等,均有较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经验方祛腐生肌消溃散(黄芪陈皮、没药、硼砂)临床应用不但能迅速愈合溃疡,而且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也高;干姜芩连人参汤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其对幽门螺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3.1%,最低杀菌浓度为6.2%。可见,对幽门螺杆菌的抑杀作用亦是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也有学者将中药复方制剂与以质子泵抑制药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90%以上,这是个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