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经历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早期的心律失常疾病一般没有任何表现症状,以及即使有表现症状也是微乎其微的,对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危害性;只有少部分严重心律失常疾病人群,才会因为发生疾病比较突然,导致救治成功的概率明显偏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心律失常危害有哪些呢?
心律失常的威胁
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归咎原因主要有:中国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教育不完善,从而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普遍不足,并且产生了两种偏差或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过度治疗;更多、更严重的是未予足够重视,全民救治心脏性猝死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
心悸、胸闷、晕厥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和生命的临终时刻,也可伴发于常见病或出现在常规的诊疗过程中,甚至发生在健康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人尤其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目前最常见、门急诊诊治率较高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房颤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8%~1%,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损害心功能,导致脑中风,使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后,射频消融术现已成为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温馨提示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在症状发生的一小时之里面出现死亡,如经治疗(如电除颤)后逆转而未发生死亡,称为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在对死因的统计分析中提示,心脏性猝死仅次于癌症的死亡人数,其中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心脏性猝死,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