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海 副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为何要给大家科普“含磷药物” ,这是因为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常常忽略这点,有些人甚至进行透析治疗好几年了,还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
没关系,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今天我将通过一个案例,更直观地告诉大家,减少药物中磷的摄入,你可以怎么做,怎么算。
Part 1
减少药物磷摄入,怎么做?
为控制药物摄入的磷含量,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问诊时,主动向医生提及自己的慢性肾病史,要求使用低磷药物。
此处的医生不仅限于肾内科医生,还包含其他科室的,因为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会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去看其他科室医生的。
为此,我们医生在配药时,会根据你的控磷需求,选择临床上那些具有相似安全性、有效性和成本的药物,来代替高磷药物。
这样一来,许多含磷“高风险”的药物(如赖诺普利、氨氯地平、比索洛尔),我们就能避则避之了。
Part 2
减少药物磷摄入,怎么算?
以血液透析患者小李为例,医生建议小李每天的饮食磷摄入量应限制在1000毫克(mg),每周进行3次透析治疗,单次透析能够排出1000毫克(mg)磷,一周7天,相当于平均每天排出磷约400毫克(mg)。
那么还剩下的600毫克(mg)磷,这部分磷,平均约360毫克(mg),即 60% 可能会被人体吸收。
但小李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和轻微抑郁症,因而需要每天服用5毫克(mg)氨氯地平(含磷13.4毫克)和10毫克(mg)帕罗西汀(含磷20.1毫克)。
使用这两种药物使体内可吸收的磷额外提高了近8.5%(30.5毫克,除以能被人体吸收的360毫克磷),相当于小李每天多摄入了16.1克(g)的瘦猪肉。
但如果能将小李所服用的含磷药物换为不含磷的替代药物,则可消除这8.5%的磷摄入,减少体内的磷负担,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磷水平。
药物中磷的摄入量虽微小,但所谓滴水能穿石,再微量的磷,经过日积夜累也是一种负担,这就很可能是部分慢性肾病患者血磷一直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如要更好的控磷,除了控制“饮食中的磷摄入”,你还要学习控制“药物中的磷摄入”,具体怎么算怎么做,上面都告诉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