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发生是细菌导致的,细菌的种类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还有真菌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两类,即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发性心内膜炎指由于各种感染病灶或途径,如吸毒患者长期静脉使用毒品等,经血行途径引起心内膜或瓣膜的感染。继发性心内膜炎指继发于心脏病变、瓣膜置换术后、安置起搏器、长期在中心静脉置管或其他心脏手术后等原因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心力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手术指征。心力衰竭取决于瓣膜受累或其他病变的损害程度。内科抗感染治疗无效或心力衰竭不能控制时,应积极考虑外科手术。在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期间手术,术后可能再次感染,但心力衰竭持续发展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故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干预,才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尽量避免术后感染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不能因片面强调术前抗感染治疗而延误手术时机,因为有时只有手术治疗能治愈本病。持续保守治疗,患者可能会因此而丧失生命。
(2)术前准备:同其他心脏手术,术中需准备做血和赘生物等组织的细菌培养,以便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3)手术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目的是,彻底清除所有感染或坏死组织,清除赘生物及与其相连的组织,手术切掉脓肿;在通过修复和替换损坏的瓣膜来进行修补,这样能够修复好瓣膜的功能,同时防止心脏的其他病变及感染性疾病的出现。手术方法包括病灶清除后瓣膜成形和病灶清除后瓣膜替换术两大类。根据不同瓣膜及受损瓣膜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术式。
起搏器
也可导致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心脏手术后继发性心内膜炎:心脏手术后继发性心内膜炎,再次手术开胸应格外小心,可用摇摆锯锯开胸骨,牵开后,用电刀游离心包粘连。当怀疑主动脉病变时,要考虑到升主动脉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应常规消毒股动脉皮肤,必要时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以防再次开胸或建立体外循环时发生意外。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瓣膜置换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根据发生时间分为早期人工瓣心内膜炎和晚期人工瓣心内膜炎。早期人工瓣心内膜炎可能与术中、术后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晚期人工瓣心内膜炎与牙齿、泌尿生殖系感染有关,
病理改变依所选人工瓣种类不同而异。生物瓣感染多先累及瓣叶,可造成瓣叶撕裂、穿孔。机械瓣感染则多起自缝合环,可形成瓣周脓肿,引起瓣环溃烂,造成严重瓣膜关闭不全。感染微生物多是真菌或革兰氏阴性菌,易出现栓塞症状,保守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复发。无论生物瓣或机械瓣,只要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均应尽早再行瓣膜置换术。生物瓣与机械瓣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相近,一般认为同种主动脉瓣抗感染的性能较好,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相应的瓣膜。
温馨提示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或术后污染均可能导致血行感染和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复杂畸形矫治后,患者抵抗力低下,恢复时间长,易合并心内感染,如药物不能控制造成切口感染,缝线撕脱,或心内出现赘生物,各心腔间异常交通,心功能不全,应积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