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即手癣和足癣,是常见癣菌感染皮肤病。其尽管极少引起严重的疾病或死亡,但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和影响。下面就手足癣问题,作一探讨,以作共享。
一、手足癣是怎么回事?
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1、手癣:
手癣,中医病名为鹅掌风,主要发病在中老年人群。主要损害是手掌内发生水疱干燥后会脱屑,病损逐渐向掌心和手指蔓延。皮损脱屑后皮肤变得粗糙纹路加深,失去正常的光泽和柔韧性。通常是一只手先患病然后使另一只手也患上了手癣。一般有以下类型和症状:
水疱型——皮疹多初发于掌心和虎口部位,起病急,以水疱为主,一般群集或散在发生。水疱部位较深,壁厚而不易破溃,数天后疱液吸收脱屑,皮损再向周围莫延扩散,水疱如果被细菌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及产生湿疹样改变,本型患者有剧烈的疹痒症状。
角化增厚型——常见于病程较长患者,往往双手受累,可波及整个手掌甚至累及手背,其皮损特征为局部粗糙增厚乏汗,明显的角化过度伴脱屑,冬重夏轻,皮肤粗糙肥厚又容易出现皲裂而疼痛,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糜烂型——本型在手癣中较少见,只是在水疱继发细菌感染后较容易看到,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样改变。如果只是局限于手指间(最常见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指缝)的浸渍发自及糜烂损害,自觉症状又不显著者,首先应考虑念珠菌感染。
鳞屑型——开始为丘疹或水疱,起病较慢,水疱位置也相对浅,较少被细菌感染,水泡易破而形成脱屑,痒的症状也轻,病情长者可伴有甲癣。
2、足癣:
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传染可引起手癣、股癣、体癣。有以下几种类型:
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二、手足癣是怎么传播?
传染源——患有手足癣和其他皮肤癣的人和动物等,都是传染手足癣的病原,任何人、动物和人的接触都能够引起手足癣传播。
传染途径——直接密切的接触,包括握手、拥抱等;间接传播,例如去公共的浴池,穿公共的拖鞋、浴巾,或是使用宾馆、招待所的洗脚盆等。另外,穿足癣患者的鞋袜等也非常容易受到传染。
三、手足癣的防治。
一旦发生手足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自身临床症状、手足癣类型,遵医嘱积极对症治疗为好。
手足癣的预防应注意:
1、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减少酸、碱性物质对皮肤的损伤。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因为手足多汗和损伤,是手足癣最多见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