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人民日报:病人为何越治越多

家庭医生在线 02月01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遗憾的是,不少医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越大。近年来,很多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除了医生以外,在普通消费者的心智中也应该灌输“治未病”的概念,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日常点滴开始做起,其实每个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都对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洗手为例,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但是却是很多疾病的“防御战”,掌握正确的洗手知识,挑选合适的洗护产品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儿童。“在儿童阶段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对于孩子来讲可以说是受益一生。”专家说,“同时在洗手液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有抑菌效果的。”如振东家护旗下的小贝乐系列产品,均添加以苦参为主的中药材精萃成分,能够有效抑菌,并且温和不刺激。

对于成人来说,使用有中药材萃取成分的洗护产品同样能够起到预防效果,因为皮肤是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守护好这道屏障便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因此,在日常泡脚、洗澡沐浴、私处护理的时候,都可以选用中药洗护类产品,帮助更好的预防。

(责编:鲁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