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患上肝炎之类的肝病,将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慢性乙肝传染性很强,大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转化而来的。由于慢性肝炎的症状因人而宜,或轻或重,有的时候很容易患者被忽略!慢性肝炎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治疗时间长,对患者是一个长期的折磨过程,如果任其发展,其结果就是肝硬化或者肝癌。急性肝炎是病毒感染的初期,这个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急性肝炎的病程超过六个月就会转变成为慢性肝炎。
常见的导致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的原因有哪些?
一:急性期休息时间不足,患者在急性期时未康复,疗效不巩固,就恢复了正常活动,尤其是不遵医嘱,在病情稍有好转时就重新工作,特别是过早参加了体力劳动,这样加重了肝脏负担,使病程自然延长。
二:忽略并发症的治疗,在治疗肝炎的同时,忽略了合并活动型肺结核、溃疡病、胆囊炎、风湿病等的治疗,还有孕妇患肝炎时可能合并的妊娠中毒症等,都会加重肝脏负担,使其受到损害,最后发展成为慢性肝炎。
三:治疗用药不当,治疗期间如果使用了安眠药(苯巴比妥等),抗结核药异菸肼等可造成对肝细胞的损害;不适当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地松,地塞米松等,也会抑制肌体的免疫功能,使急性肝炎反复发作,最后成为慢性肝炎。
四:嗜酒或营养不良,患病前如长期大量饮用烈性酒,病后稍有好转又继续饮用,会使肝脏加重损害,有人作过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每天饮酒超过25克者,就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饮食中蛋白质不足也会使病程加长。
肝炎有哪些症状容易被忽略
1、肝区疼痛
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2、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慢性乙肝常有肝脏肿大。晚期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
3、肝纤维化
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如果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有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但是,在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因为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另外,慢性乙肝的症状并无针对性,很多其他疾病也会表现为类似慢性乙肝的症状,如:肝硬化、慢性丙肝、胃肠道感染等应注意区分。乙肝两对半和B超检查是比较有效的与其他疾病区分的手段,确诊后积极去正规专科医院治疗,阻断慢性乙肝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肝性乙肝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肝功能受损,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黄。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5、肝化吸收能力下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