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常用的一种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药剂。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注射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哪些患者要注射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这类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不到10%;占比超过9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只需要口服药物即可控制血糖水平。
但由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临时需要做手术、怀孕、肝肾功能下降等,二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平衡,而这样的患者占了二型患者的30%。
不规范注射将引发低血糖甚至炎症
所有的针头都是依照一次性使用标准生产的,重复使用针头会使针头产生倒刺,在推进拉出的过程中刺激皮下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再加上在脂肪增生处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相对较小,因而很多患者喜欢在脂肪增生处注射,这样会导致胰岛素被人体吸收的量减少,不利于血糖控制的效果。”
另一方面,注射胰岛素用力过“猛”会引发低血糖。陈红梅指出,胰岛素必须注射到皮下组织才能保证稳定的发挥作用,“如果像前述的张伯那样用力按下,非常容易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尤其是瘦的人,这样会导致胰岛素被吸收速度加快,反而容易造成低血糖。”不过,ITQ调查显示,有75%的患者已使用4mm或5mm超细超短型的针头,这种针头可以轻松穿过表皮真层皮,进入到皮下组织,大大减少肌肉注射和低血糖的风险。
此外,重复使用针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可能会有细菌附着在重复使用的针头上面,引起皮下脓肿、腹股沟发炎等。”据陈红梅透露,此前有不少患者因此而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炎症。到底
胰岛素注射要注意什么?
1、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大多数成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另外,将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应在皮肤内停留10秒钟,先拔出针头再松开皮褶。
2、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利于胰岛素吸收且神经分布较少。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注射部位应有所选择。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吃饭时注射。吃饭时注射胰岛素是很普遍的,而且主要是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4、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5、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否则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出现将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6、饭后注射。有些病人的情况比较适合于饭后注射。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当餐前血糖较低,在2.8~3.9mmol/L时,可改在餐后注射胰岛素,同时适当多进食;使用速效胰岛素者,也可在餐后注射。
7、用完的针头不能随意丢弃,必须放入加盖的硬壳容器中,以免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