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引起大家对冷风的关注,一宁波女教师骑单车下班被冻成面瘫,可见要风度不要温度是不行的。那么冬天容易被冻出来什么病,你都知道吗?家医熏蒸君为大家总结冬天容易被冻出来什么病,看看吧。
人为什么会被冻出病?
人作为一种恒温动物,身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穿着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冻坏。冻的程度太厉害,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冻虽然不会增大感冒的几率,但也会让人着凉,比如发抖、打喷嚏、鼻塞不畅等。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往往注意保暖,喝点热水,睡一觉就好了。
皮肤上有一种感受器被称作冷感受器,冷感受器在体表的分布不均匀,在躯干上的分布高于四肢,因此躯体对冷这种感觉会比的四肢更敏感。这就是为什么用手试试冷水没什么感觉,跳进冷水池洗个凉水澡就需要很大勇气了。
冬天容易被冻出来什么病?
(1)突发心脏病
人的正常内部体温一般在37摄氏度,倘若下降到35度,低温症的症状就开始出现。一开始人还能保持清醒,并通过寒战来升高体温。然而当体温下降到33度,人就可能失去部分记忆。体温28度时,大多数人会失去意识并因此而呛水。体温低于21度,四肢的血管纷纷收缩,血液回流,血压急升,心脏病可能因此发作,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2)关节风湿
冬天的时候穿少了,每次受到冷风吹腿都会疼,晚上骨头里疼的厉害,睡不着觉。产生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可能是以前腿脚受过风寒湿等侵袭,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免疫力逐渐低下,一遇冷风诱发所致。另外也可能是身体肾阳亏虚引起,阳虚身体就会肢冷怕冷。
寒冷是诱发关节炎和风湿因子的一个强大的外在因素,不可忽视,请大家注意。
(3)面部瘫痪
如果冬天穿着单薄又长时间在室外吹寒风,脸部受冷刺激引起局部营养神经血管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面瘫。
预防面瘫主要从减少寒风刺激入手。开车、睡觉不要长时间开窗户吹冷风,户外要戴好围脖,口罩裹住面部。如果发生面瘫,应及时到专业医院接受抗病毒、激素、神经营养药等对症治疗。
(4)冻伤冻疮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5)宫寒不孕
很多女人为了爱美,冬季常常穿得很少,但是因为女性普遍体质偏寒,如实再被寒风冻着,那就容易因为宫寒,进而导致不孕不育症的发生,有碍于以后的生育。
(6)反复感冒
体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血管供血量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也会下降,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细胞。
虽然低温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但是却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让那些已经感染病毒却没有明显症状的人病情加重。因为受冻而导致的感冒往往不容易治疗,且治好后也容易反复发作。
而面瘫,又叫神经麻痹、“歪嘴巴”、“吊线风”,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瘫会跟随一辈子吗?
面瘫发生后会出现口不能闭、口眼歪斜、流口水等问题,但却可以治愈,只有极少数有后遗症问题。即使不治疗,2-3个月时间也会自动恢复,并且有正规的治疗方法加快面瘫恢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面瘫呢?
(1)避免受寒
冬季是面瘫的易发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
(2)预防感冒
有人认为面瘫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所以平时要多注意感冒的预防。
(3)避免劳累过度
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4)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面瘫在发病前是有一些先兆症状可以察觉的,如感觉有一侧脸部肌肉发沉,睁眼费劲,有的患者病前三四天会感觉耳后疼痛等。
如果不小心患上了面瘫,你需要做到以下护理,帮助恢复正常。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2)饮食护理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每日1次,直至最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