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健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与全身其它部位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感染。但本病的发生并非因细菌感染肾脏直接引起炎症,而是与病原体相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所介导的肾小球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大量变性坏死,虽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由于如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象而威胁生命,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急性肾小球肾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多为畸形红细胞;蛋白尿,75%的病人24h尿蛋白足量小于3.0g;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透明及颗粒管型,此外还可见红细胞管型,示肾小球有出血渗出型炎症,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点。
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正常增加,轻度贫血、为正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血沉于急性期增快。
3、肾功能及血生化检查: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表现有一过性氮质血症。血钾、氯可轻度升高,血钠轻度降低,血浆蛋白轻度下降。
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血、尿FDP测定可呈阳性。
5、免疫学检查:
(1)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阳性率达50%~80%。通常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出现,3~5周滴度达高峰,后渐下降。
(2)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anti-DNAse B)及抗透明质酸酶(anti-HASe):由脓疮病引起的急性肾炎中有较高阳性率,有2倍以上滴度增高时提示近期内有链球菌感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本病系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理由如下
1、本病常在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脓皮病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其发作季节与链球菌感染流行季节一致,如由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者常在冬春,而皮肤化脓性疾病引起者常在夏秋。
2、病人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抗O抗体)滴定度增高。
3、在发病季节用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可减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④肾小球中找到链球菌细胞壁M蛋白抗原。
溶血性链球菌的菌株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常随流行情况而异,有所谓“致肾炎性链球菌”者,一般以甲组12型最多见,其他如1、4、18、25、41、49型等,而2、49、55、57、60型则常和脓皮病及肾小球肾炎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与否和病变程度的轻重,均与链球菌感染的轻重无关。患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人对M蛋白的免疫具有型特异性、永久性和保护性,所以很少再次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