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房颤发病增多。房颤是心律失常领域最为高发的一种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且受工作压力大、熬夜应酬多等因素影响,呈现疾病年轻化的趋势。一旦患上房颤,会使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导致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等不适,甚至会引发中风。心脏房颤的发病年龄还与性别有关,有研究称男性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会比女性早,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就为你介绍一下。
男性发生房颤较女性早10年
有学者研究发现,男性发生房颤平均较女性早10年,而超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回顾了欧洲4项社区研究中年龄为24-97岁的近8万人的数据,中位随访12.6年,4.4%的女性和6.4%的男性被诊断出房颤。
到90岁时,男性和女性的房颤诊断率均为24%。然而,有所不同的是,男性房颤诊断率从50岁开始明显升高,而女性从60岁开始。
分析发现,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男性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BMI升高也增加房颤风险,但对男性的作用更大,分别使男性和女性的房颤风险增加31%与18%。
研究者建议,男性和女性均应减轻体重,尤其是超重和肥胖的男性。
房颤治疗注意要点
一、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房颤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关键是要防止血栓的形成。如果有人得了房颤,均应在心血管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了解引起房颤的基础病因和诱发因素,并设法去处之。如有的病人可能是窦房结功能不全所致,对这样的病人可能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
2、如果心室率过快,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
3、决定是否应恢复窦性心律,即弄清楚有无恢复窦性心律的可能,并决定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理想方案(包括药物、射频消融或手术方案)。
4、长期抗凝治疗,因为如果发生动脉栓塞将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对于反复发生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病人均需抗凝治疗。
二、房颤要综合管理,整合治疗
房颤要综合管理,整合治疗,靠团队联合的力量来优化房颤管理。
首先我们加强出诊医生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房颤病人如何做分流;其次,让房颤病人就诊之后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路径。
我们要求全院门诊筛查房颤患者,推荐到房颤门诊;房颤门诊人员会分流这些患者到不同的组治疗,有效地分流病人。这些病人通过不同的路径去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左房耳封堵、住院治疗,之后我们会有随访平台来跟踪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管理,在患者出院之后情况也会获知,邀请他们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