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马兜铃酸吗?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类硝基菲羧酸。有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很有可能会引起癌症,导致肝癌。
马兜铃酸致肝癌?
一篇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并荣登该杂志封面——发现它可致肝癌。
尽管此前已有大量流行病学及基础研究证实马兜铃酸及衍生物(AA)会诱导比较高比例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疾病及癌症的发生。源由是比利时一群健康女性出现了肾衰竭,后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她们都大量服用了含有广防己的“减肥中药秘方”,部分患者后又被发现患膀胱癌和上尿路上皮癌的。后来这个结论也在盛行中医中药的台湾也发现了。
马兜铃酸与亚洲的肝癌发生有广泛相关
来自新加坡和台湾学者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通过对东亚地区、北美和欧洲的肝癌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寻找肝癌与AA相关的基因突变特征联系。
结果发现:
中国台湾98个肝癌标本中有78%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中国大陆89个肝癌标本中有47%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韩国231个中有13%
日本477个中有2.7%
越南26个中有19%
其它东南亚国家9个中有56%。
与亚洲相比
在北美209个肝癌标本中只有4.8%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欧洲230个样本中只有1.7%。
由此,研究者得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发生有广泛相关的结论。
其实,国际上早已普遍全面禁止含马兜铃酸药物,2012年马兜铃酸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Ⅰ类致癌物,(与槟榔同一级别的)。
哪些中药含有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辩证看待“是药三分毒”
是否应该对含马兜铃酸的药材、药物完全禁用?专家认为应辩证看待药物(包含中药)的毒副作用,不应矫枉过正一刀切。
专家指出,治疗选择药物遵循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对治疗效果很好或无替代药物,毒性明确且可控的,该用还是要用,不能因噎废食。“是药三分毒”,我国传统医药学对此早有认识,如导致肝损伤的千里光碱、雷公藤甲素等,通过配伍、炮制等手段,发挥其药性抑制其毒性。“以毒攻毒”更是中医药的一个特色。众所周知砒霜是毒药,但在治疗白血病中有独特效果。即使在西药中,毒性很强而仍然广泛应用的药物也不少。典型的例子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化学名),虽然公认为导致肝损伤的头号化学药,但其清热镇痛药效显著,“利大于弊”,至今还在市面上广泛应用。
对马兜铃酸的认识也是如此。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虽然有毒性,但在减重、消水肿、治疗关节炎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如果合理控制剂量,对毒副作用事先告知且严格监控,完全可以解决问题、限制其毒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老祖宗用了几千年也没出什么事儿,那些研究揭示中药毒副作用的文章,都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有意诋毁或别有用心的“黑中医药”“阴谋论”。对此杨凌等专家认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正视传统中医药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是清醒的理性表现;相反,漠视世界性的科学争议与现代化标准的挑战,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从临床到学术研究都高度重视。2016年,综合临床、毒理、药学专家共识,出台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治指南,成为指导安全用药的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