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鉴别风疹 麻疹和猩红热

2017/10/19 10:21:08 举报/反馈

(1)潜伏期风疹为14~21天;麻疹为9~11天;猩红热为2~5天。

(2)前驱期风疹为1~2天,可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咽痛、倦怠等;麻疹为4天,高热、畏光、中度到重度的呼吸道症状,可见到科氏斑;猩红热约1天,表现为突然高热及咽痛。

(3)发疹日期风疹平均1~2天;麻疹3~5天;猩红热持续2~4天。

(4)皮疹分布均为全身性,仅风疹较稀疏。而且三病的出疹顺序也相似,均为面部、躯干、四肢依次出疹。

(5)皮疹形态风疹为淡红色斑疹及斑丘疹,稀疏分散,胸部可少许融合,麻疹为紫红色到棕红色的斑疹和斑丘疹,胸部为散在,面部则明显融合;猩红热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猩红色斑点,压之褪色,皮肤皱折处,如肘弯、腋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形成深红色线条(帕氏线),此外还可见到面部环口苍白区及杨梅样舌。

(6)发疹后脱屑风疹可有轻度脱屑,偶呈糠状;麻疹常见呈糠状;猩红热脱屑较严重,手掌、足跖大片脱皮,有时象手套、袜套样,重者可有脱发。

(7)实验室检查猩红热早期血象升高,即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白细胞增加,病程第2、3日起常有轻度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而风疹或麻疹则无此种血象变化。猩红热患者经咽拭子或其他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风疹或麻疹患者经组织培养亦可分离出相应的病原体,但一般无须做此检查。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猩红热如何诊断检查

猩红热: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冬春多发)有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接触史,或驻留人群密集的场合史。2.检查(1)病后第2日开始出现皮肤红疹,偶有晚至第5日出疹者。红疹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数小时延至胸、背、上肢,24h内遍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皮肤弥漫性潮红,其上密布充血性粟粒样红疹,在皮肤皱褶处最明显。面部充血潮红而无疹,口周苍白,称“口周苍白圈。口腔软腭黏膜有点状红疹,硬腭部无红疹。退疹后皮肤表皮细胞呈片状脱屑。(2)发病初期舌苔白腻,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称“草莓舌。3d后舌苔由后向前脱落,舌面呈肉红色,舌乳头隆起,称“杨梅舌。(3)咽部可见扁桃体肿胀,有灰色或黄白色的点状分泌物,易于拭去。颌下淋巴结肿大。(4)血象: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0.75~0.90°(5)咽拭子细菌培养可检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6)转白试验:是诊断本病有力的依据。进行的越早越好。对疑诊病人如能在皮疹出现前做此试验,就能更早确诊。皮内注射0.2ml稀释的红斑青毒素抗体,24小时后检测结果。如注射部位皮肤与周围的皮疹区相比明显发白,为阳性结果。鉴别诊断:(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内毒素分子结构有部分与红疹毒素相同,也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但皮疹消退快,且无脱皮表现,并常伴有迁徙性病灶,病原学检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二)药疹:也能引起猩红热样皮疹,其他如麻疹、风疹等发疹性疾病,均需与猩红热鉴别。缓症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类猩红热表现常较重,可有肝、肾损害或休克。需细菌培养方能鉴别。(三)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有草莓舌、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一过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指趾末端膜状或套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病原学检查阴性,抗感染治疗无效。

Q:猩红热如何确诊

你好,猩红热出现皮疹可以确诊。猩红热的特点为骤起发热、咽峡炎、典型的皮疹、口周苍白、杨莓舌、帕氏线、恢复期脱皮等,是猩红热鉴别诊断的判别方法。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达10~20×109/L,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红疹毒素试验早期为阳性。咽试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祝你健康!

Q:猩红热和什么病相似

你好,猩红热与下面这些疾病相似,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风疹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药疹有用药史。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草莓舌和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病原菌培养阴性,停药后皮疹减轻。其他细菌感染金葡菌、C群链球菌、缓症链球菌也有能产生红斑毒素的菌株,其毒素的生物特性虽与A群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不相同,但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则无明显区别,鉴别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缓症链球菌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发生过暴发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与中毒性猩红热类似的临床表现,已研究得知此由与A群的毒素不相同的一种外毒素引起。祝你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