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夏季也能进补 进补就吃这些中药

2017/10/18 14:33:54

1、莲子

夏季人的肠胃比较虚弱,容易腹泻,莲子恰好是补脾益胃的餐桌帮手。莲子能养心安神,夏天食用有利于养心,如果不怕苦的朋友可以不去莲芯,这样还能清心火,配合其余滋补药材,达到整体的调和目的,能滋养五脏。

家常做法是将莲子去芯与芡实、荷叶一起做成莲子芡实荷叶粥,养脾胃的效果更好。莲子宁心安神,银耳安眠健胃,做成莲子银耳汤,味道清香,对夏季易失眠的人也是上选。白莲子口感香糯,莲子芯性寒味涩,阴虚内热、年老体弱者不易过多食用。

2、西洋参

西洋参是夏季进补的常用之品,性凉味甘,用其泡水喝能扶正气、降虚火、生津液、除烦倦,非常适宜酷暑盛夏饮用。最适宜于气阴两虚有热的人,其特点为不热不燥,凡不适合人参和热补的人,均可用西洋参。

早饭前或晚饭后取2~3克西洋参片含于口中,细细咀嚼。或者取西洋参切片或参须3克,用沸水冲泡,闷约5分钟后,当茶频饮,可反复饮至无味,然后将参片或参须嚼服。

3、黄芪

夏季高温酷暑,不少人因为出汗较多,感觉气虚无力、肢体疲倦,有的还出现咽喉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状,此时可适当食用黄芪补气。据药书等记载,黄芪性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等功效。

将黄芪洗净后泡开水喝是最简单的食疗方,也可用水煎服饮用。还有一种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此药汁加大米煮粥。

4、太子参

煮汤常用到的太子参,其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对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太子参补气生津作用的效力比人参、党参、西洋参都弱,但药性十分平稳,且副作用比上述参种小得多,适合那些体虚又受不住滋养药物大补的人。

如脾胃虚弱的人初次进补,用太子参比较放心;而那些虚证患者,夏季大补容易“上火”,则不妨用太子参清补扶正;气阴不足而又血压偏高的人,食用太子参不仅可改善症状,且无服食人参后血压升高的危险;青壮年、儿童也可服用太子参,无引发早熟之嫌。

5、山药

夏季脾胃虚弱,人体消耗也大。具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的山药,补气而不滞,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清代医家李修园说山药能补肾填精;《药性本草》则以为,山药能补五劳七伤,去凉风,镇心神等。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老年人夏季进补吃什么?

老年人夏季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津两虚。一般采用清补之法,即服用具补益、清热功效的中药。常用清补中药有西洋参、麦冬、石斛、沙参、百合等。  体虚的老人还可用服性质平和的中药来补益虚弱之法进行平补。此类中药较多,如生晒参、太子参、党参、黄芪、芡实、薏米仁、大枣、莲子、燕窝、等。  夏季进补时,需少食辛辣食物及冷饮,一些含有高糖的饮料也要禁饮。多补充水分,多食用水果及蔬菜,还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使进补发挥最佳的效用。  在调补时加些健脾和胃的中药,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有扁豆、山药、白术、陈皮、炒莱菔子等。煲汤时可重用山药至60g,配茯苓、白术各20g。

Q:秋季养生进补的原则是什么?

由于秋燥伤津,人体急需补充营养来对抗燥邪。中医认为,春季“升补”、夏季“清补”、长夏“淡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在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上,秋季应以“平补”为原则。不少常见的食材都是平补佳品,如花生、莲子、芝麻、核桃、红枣、桂圆等,皆具有清润滋阴功效的食材,能帮助人体安抚秋燥带来的损害。 暑气虽慢慢消退,但夏季给人体带来的损耗尚未恢复,人体脾胃功能较弱。此时,若急于进补,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的不适。进补前应先给脾胃一个调整期,可进食如鱼类、瘦肉等易消化的食物,辅以山药、芡实、莲子等健脾开胃的药材。调理好脾胃功能可避免出现不耐受反应,让进补事半功倍。

Q:秋季宝宝需要进补吗?

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不像夏季那么快,因而在保证合理饮食的情况下一般也不需要服用什么补药,即使身体虚弱需要进补,也最好是以“平补”为主,过多地服用大补特补的药物或营养品,反而会使得产生腻胃而造成食欲不振和大便稀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