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荨麻疹与猩红热区别

2017/10/17 13:45:12 举报/反馈

荨麻疹俗称风团、猩红热团、猩红热块(与猩红热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荨麻疹与猩红热区别是什么。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有:昆虫叮咬,冷、热、风、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萱麻等植物性刺激,食入鱼、 虾、蟹等“发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物,病灶感染或肠寄生虫感染产生的毒性物质刺激等。

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淡红色或瓷白 色的风团,这种风团常突然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荨麻疹可反复发作,慢性者可反复发作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瘙痒难忍。 猩红热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由猩红热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猩红热 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

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 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猩红热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 道症状。

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 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 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

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 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猩红热与麻疹不同,猩红热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猩红热经过良好,预后佳,并发症少,但孕妇(4个月内的早期妊娠)感染猩红热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猩红热,发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因此,孕妇在妊娠早期尽可能避免与猩红热病人接触,同时接种猩红热减毒活疫苗。一旦发生猩红热,应考虑中止妊娠。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荨麻疹和猩红热有什么区别?

首先荨麻疹是过敏性的疾病,这除了自身有遗传背景,还有些各种内外的诱发因素,导致的快起快退,以风团为表现,有瘙痒这种表现的过敏性的皮肤病。而猩红热是感染性疾病,它主要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主要是累及呼吸系统,主要是咽喉部。这一旦得猩红热的表现,主要是有发热、咽痛,皮疹是鲜红色的弥漫性的皮疹,就很红的红斑,主要是躯干的部位,当然全身也会起的,这是感染性的疾疾病。要怎么来鉴别?他有发烧的,有的皮疹不容易退的,然后有咽痛这种情况,荨麻疹除非是感染引起的,一般是没有或者不太厉害的,一般是没有发热的,然后治疗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Q:猩红热和什么病相似

你好,猩红热与下面这些疾病相似,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风疹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药疹有用药史。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草莓舌和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病原菌培养阴性,停药后皮疹减轻。其他细菌感染金葡菌、C群链球菌、缓症链球菌也有能产生红斑毒素的菌株,其毒素的生物特性虽与A群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不相同,但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则无明显区别,鉴别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缓症链球菌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发生过暴发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与中毒性猩红热类似的临床表现,已研究得知此由与A群的毒素不相同的一种外毒素引起。祝你健康!

Q:猩红热和药物过敏怎么区别,如果是猩红热打

你好,猩红热与过敏区别如下。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过敏性皮疹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因用药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祝你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