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律失常的表现有哪些

家庭医生在线 2017/10/10 10:44:33 举报/反馈

心脏正常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沿着传导系统下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依次抵达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如果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因此,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由于其发病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生命危险。下面来简单为您介绍一下,有关于此类疾病的大概情况。

心律失常的一般表现

1、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健康的成人的心率一般为60到100次每分钟。而心率不齐患者,常常心跳高于100有的也可能是低于60。这都是不正常的。病人常有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出现。

2、稍微严重点的患者,会出现心跳之间心脏骤停的状况。由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常伴有各种比较严重的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胸闷气短,胸部胀痛,呼吸急促脸色发白、抽搐、昏迷等。若是发现上述情况,必须要及早去医院治疗,及早检查。

3、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由于心电异常,心跳在150次以上,而且发作时间是不固定的。比较突然。如果护理不到位,过快的心跳容易引起猝死的状况,因此患者应该避免情绪上的激动。

无论是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还是慢性处理,都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心律失常上,而要看到很多跟心律失常相关的因素。有了这样的理念,处理心律失常才能真正成功。

心律失常处理过程中的三个原则:

一看血流动力学指标

以急诊心律失常处理为例,接诊患者后,如果每位患者都常规做心电图、用分规测量、分析心电图类型……或许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面对这样的患者,首先要考虑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否正常,如果血流动力学状况不佳,这类患者就暂时不用考虑心律失常的类型,而要采取策略马上终止心律失常,比如电复律。

二查有无心脏疾病

如果心律失常稳定,是不是也一定要尽快用药将其终止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面对心律失常患者,如果时间充分,要首先明确患者有无心脏疾病、有无诱因。即使不能立刻处理器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考虑心脏疾病对药物选择的影响。比如房颤,患者不伴心脏疾病时可以选择普罗帕酮、依布利特,如果合并心脏疾病,首选胺碘酮。

三加药不要太着急

一种药物无效,是否应该马上加用第二种药物呢?这种做法目前是不推荐的。可以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电复律、食管心房调搏等;只有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电复律也无效时,再考虑联合治疗。

治疗心律失常要充分考虑药物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稳定的心律失常患者。比如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的早搏、短阵室速等,保证用药安全比快速“消灭”心律失常更重要。治疗过程中碰到矛盾时,要权衡何种问题是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比如心动过缓的患者突发快速房颤,伴有严重的心绞痛症状,应该马上终止房颤;但是,如果患者仅有轻微的心慌不适,则暂时可以不处理房颤,避免终止房颤后出现长时间间歇甚至晕厥。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怎么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分类多,临床表现及预后各不相同,所以心律失常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用药要考虑它的可能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尤其不危及生命且又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可耐受时,以观察为主;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用药要考虑它的有效性,此时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温馨提示:冠心病患者应该尽早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除了坚持规范的治疗,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上,每餐不过饱或少吃多餐,少喝浓咖啡、浓茶。在饮食合理的前提下,多吃些乳制品、坚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保持充足的睡眠。饭后不宜立即就寝,因饭后迷走神经趋向兴奋,抑制心跳,可能使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发生意外事故。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烧。因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除此之外,还应戒烟戒酒,定时大便,保持大便顺畅,日常心情平和安定。

Q: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怎么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分类多,临床表现及预后各不相同,所以心律失常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用药要考虑它的可能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尤其不危及生命且又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可耐受时,以观察为主;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用药要考虑它的有效性,此时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温馨提示:冠心病患者应该尽早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除了坚持规范的治疗,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上,每餐不过饱或少吃多餐,少喝浓咖啡、浓茶。在饮食合理的前提下,多吃些乳制品、坚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保持充足的睡眠。饭后不宜立即就寝,因饭后迷走神经趋向兴奋,抑制心跳,可能使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发生意外事故。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烧。因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除此之外,还应戒烟戒酒,定时大便,保持大便顺畅,日常心情平和安定。

Q: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快速型及缓慢型心律失常两类。1.快速型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伴房室结逆型传导阻滞和房室分离等.以洋地黄中毒最常见。(2)尖端扭转型室速以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胺碘酮多见。(3)双向性室速,为洋地黄中毒的特有表现。(4)洋地黄中毒伴或不伴低钾,引起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自发性持续性多形性室速。(6)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频发室早或使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发作频率增加。2.缓慢型心律失常(1)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胺碘酮等抑制窦房结功能,可引起窦缓或窦性静止,尤其老年人或有窦房结功能不全者。(2)Ⅰ类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或加重房室传导阻滞。(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氯卡胺、氟卡胺可引起和加重希一浦系统传导阻滞。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