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理发育的变化,不同时期、早产儿贫血的常见原因及防治重点各有不同。
早中期多为生理性贫血。早期贫血:新生儿生后1~2个月(足月6~12周,早产5~10周),由于宫内外生活环境的转换,红细胞破坏增加,血红蛋白呈低谷状态,“生理性贫血期”宣告来临,这在早产儿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原因在于,早产儿从母体获取的造血物质(铁、铜和叶酸等)及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稳定红细胞膜、抗氧化、减少红细胞破坏的作用,如缺乏,会令红细胞破坏加剧,贫血更甚)较足月儿为少,加上在此期间,早产儿为迎头赶上足月儿的生长步伐,血容量迅速增加,对铁等造血原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供不应求之下,早产儿贫血难免增多。此外,早产儿贫血还与体内一种刺激造血的重要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由于该物质往往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升高,及至胎龄38周,浓度达到高峰,但对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来说,它的浓度明显偏低,因而也更易影响造血功能。再者,早产儿体质差,容易发生感染,而严重和长期的感染可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故一些感染久治不愈或反复感染的早产儿,患贫血的情况更为多见,且贫血程度也更严重些。
中期贫血:生后2~4个月,早产儿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活跃,但随着生长发育,血容量会进一步增加,故早产儿血液系统所需物质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此时贫血状况依然较多。对策:此类早中期贫血多属生理性范畴,婴儿多无明显症状,精神、食欲良好,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平时只要留心观察,并在饮食上适当增加一些造血的相关元素(铁、叶酸、维生素E)即可。
后期多为缺铁性贫血。生理性贫血一般呈自限性,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完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多可在3~4个月后缓解并增加。但在一些早产儿,生后4个月时,尽管骨髓造血功能已相当活跃,可由于体内贮存的铁已近耗竭,故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开始多见。这时,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蛋白呈下降趋势。对策: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当在儿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方便、口感好、利于吸收的铁剂进行治疗,时间至少持续3个月甚至1年,同时可补充维生素B12以及维生素E等,有的病儿甚至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而在饮食上,此时可向泥状食物过渡,并适当添加含铁的配方米粉、青菜泥(如菠菜等)和水果泥;5个月后补充动物性食物,如肝脏、鱼泥、肉末,适当喂以米汤,帮助宝宝消化,增强营养,纠正贫血。
总而言之,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确实更易罹患贫血,因此,家长在护理时更应小心留意。一旦发现婴儿皮肤、黏膜苍白,应及时带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外周血象检测等方法,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如果确是贫血,必须再进一步化验检查(如铁代谢检测、红细胞脆性试验、血红蛋白电泳、骨髓穿刺等),以明确病因,对因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