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重污染级别,PM2.5成为热词,相关新闻再次吸引大众的目光,各大媒体讨论得热热闹闹,健康大众为了自己身体着想,纷纷想出奇思妙招对抗PM2.5,包括口罩、精油等等。
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莫晓能副主任医师,在这雾霾锁城之际为大家提供一些健康办法。
背景:
这里的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指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鼻毛等器官能够过滤掉;2.5微米~10微米的颗粒物,不慎吸入的话身体也能自行排出,俗称PM10;而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俗称PM2.5。
精油能杀菌消炎?只是流传的伪科学
15日那天,著名主持人、乐蜂网CEO李静老师发了一条微博,呼吁大家给办公室喷上“精油空气杀菌剂”,言辞间让人觉得精油杀菌真有那么一回事。恰逢北方城市PM2.5污染严重,大家都纷纷把精油空气杀菌和PM2.5联系起来。关于这点,莫晓能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目前医学上没有相关实验证明,精油能对空气净化起作用。
莫晓能主任认为精油的作用本身还是有限的,“精油多数能通过按摩吸收等方式,帮助排去皮肤上的灰尘、颗粒,为皮肤筑起防护墙,而某些精油,也能对杀菌起一定作用。” 网络资料显示,1955年,美国处方手册指出,茶树的杀菌能力,是石碳酸的10-15倍;1983年,Associated Foodstuff Laboratories of Australia(澳洲联合食品实验室)利用茶树精油进行皮肤消毒实验。他们将精油涂於未洗过的手上,发现确实可以有效大幅降低手上的细菌的数目。
虽然如此,以适当的方式使用特定的精油的确能产生一定程度杀死细菌或霉菌的效果,但是精油是否能够消灭空气中的PM2.5微粒仍然不得而知,能否杀死流感病毒也是未知数,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不当的使用精油不但无法杀死细菌,反而会造成感染机会增加的结果。而像微博中所说,精油能为呼吸道消炎,缓解呼吸道不识症状,莫晓能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想达到为呼吸道消炎效果,还不如直接去熏醋更为实在。所谓的“精油为呼吸道消炎”,更多只是大众的一种跟风,伪科学的流传而已。
因此,莫晓能主任也建议网友不要将精油直接涂抹于口罩上。因为精油为气密物质,口罩的孔隙会被这些物质阻塞住,导致空气不经口罩而改由与颜面间之间系吸入,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呼吸防护效果。
口罩和空气净化器 要用也得会选
因为这雾霾天气,防尘净化空气功能的产品受到市民追捧,网友纷纷在微博秀出口罩style。在此种非常时期,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一种选择,它也是众多明星和高消费家庭的至爱产品之一,超多人关注。家里没有空气净化器的家医编辑,在广州还算风和日丽只是不见蓝天的日子里,不仅也有些担心这些产品的必要性。
莫晓能主任告诉编辑,目前广州的空气质量尚算乐观,呼吸科门诊就诊人数和往时差不多,并没有太大变化。而说到口罩的作用,他强调了几点:
1)普通的口罩没有什么作用。医生佩戴的棉口罩也只能过滤20%-30%左右颗粒物,要想防备PM2.5,至少得要佩戴2006年爆发禽流感时的特殊防备口罩。
2)有两种口罩可以推荐一下:一种是4层以上的结合型口罩,有防护层+无纺布层+过滤层+棉质层,多数适用于建筑业、化工、电子、家具等有害污染物及多粉尘的作业场所。二是药店可售的10层~18层的纯棉口罩,在没有#$种的情况下,可以应急使用,市民购买也较为方便。
3)使用口罩其实只是一种相对的防护措施。想抵御PM2.5的侵袭,根本原因是要治理空气污染,提高我们自身的抵抗力,多点到空气流通且干净的地方。
对于编辑来说略显陌生的空气净化器,莫晓能主任表示,其实它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购带有负离子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效果会更好。负离子具有中和空气中微小颗粒的作用,不仅能让空气富氧,更能洁净空气,这也是为什么森林、山泉等大自然里空气特别清新的原因。
口罩是身外物 提高抵抗力+爱护环境#!重要
有媒体认为,相比起室外的PM2.5超标问题,室内因为有人吸烟,或因烧火取暖,或因冬天怕冷爱关窗,也有PM2.5超标,甚至比室外还严重,所以空气质量情况不容乐观。莫晓能主任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先抓住问题的根源,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是注意空气流通。在这种全民对抗PM2.5的时刻,他为大家总结了4个生活贴士:
1)注意生活细节,提高自身身体抵抗力很重要,才能“百毒不侵”;
2)如果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应尽量减少外出和运动,也不要到空气重度污染地区;
3)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的措施,佩戴针对性的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吸烟,尽一己之力爱护环境,空气是我们大家的,你逃不了,因为它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