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牙龈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普遍,而35岁以后牙周炎和牙周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由于牙龈病和轻度牙周炎病程缓慢,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和牙龈外形改变,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很容易被患者认为是“小毛病”,而失去了治疗的大好时机。现代医学证明,口腔疾病还可能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加重糖尿病等。但是很多人以为掉几颗牙齿是正常的,没当一回事,引发更严重的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病患者,对于牙周病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
误区1:“老掉牙”是正常现象,不可避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可见,老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事实上也是可以避免的。
西方人有个好习惯:定期到牙诊所,牙齿没病也看医生。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其实是一笔比较划算的经济账,因为即使你三个月看一次牙医,但在牙齿上花钱的总量,加起来也会比得了大病再找牙医便宜,而且不用受牙痛之苦。从医生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大家早一点来,防范未然。如果小病小忍,大病大忍,实在忍不住了才来看医生的话,那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花费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很难理想了。
误区2:我一天刷两次牙,已经足够清洁口腔了
即使刷牙方法正确,通常也只能清除50%的牙菌斑。因为有一些牙菌斑躲藏在牙间隙里面,牙刷是无法刷到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漱口水,增加清洁牙齿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要把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做为我们日常护理口腔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口腔的目的。
误区3:我的牙齿和牙肉没有发炎,因为一点儿也不痛啊
口腔的许多慢性病,如常见的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的。这类疾病,正如糖尿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一样,到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晚期或者严重的阶段了。正如跳进开水的青蛙因为难以忍受高温一跃而出拯救了自己,而在凉水锅里的青蛙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慢性的过程,同样值得大家重视。
误区4:牙齿和牙肉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消炎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疾病比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中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辅助治疗。要想彻底治疗这些疾病,必须到医院找口腔科医生。如果只用消炎药来治疗这些疾病时,不仅浪费金钱,同时又没有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还会反复出现,甚至因为消炎药的的使用而可能暂时掩盖疾病的严重程度。
牙周病的危害
牙周病的危害之一: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
牙周炎患病时,引起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进入患者血液中。这些细菌和毒性产物会增加和加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使牙周炎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心梗和脑中风发生的危险因子。有资料显示: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炎者高25%,心梗发生的危险比无牙周炎者高2~3倍;10%~30%感染性心内膜炎和25%脑中风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病的危害之二:加重糖尿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2.8~3.4倍。如果对牙周炎患者施以彻底有效地牙周治疗,可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其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牙周病的危害之三:病菌直接进入呼吸道
引起牙周炎的致病菌可直接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使一些全身抵抗力低的人群成为“易感者”。是“易感者”患肺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危险因子。
牙周病的危害之四:增加孕妇早产几率
很多孕妇在妊娠期间会患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和牙渍等口腔疾病。许多妊娠期的妇女都知道吸烟、喝酒对胎儿的危害,但却对牙周炎、牙本质过敏和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对胎儿的影响知之甚少。孕妇患牙周病时,致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流,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分娩动作,甚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罹患牙周病的孕妇出现早产的机率是健康孕妇的3倍,产生低体重儿的危险度增高7.5倍。
牙周病的危害之五: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
牙周病除了对机体健康有影响外,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根暴露、牙齿伸长移位、口臭等症状还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也已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心理健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