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厌奶的原因

2017/9/7 12:03:53

宝宝才4个多月大就开始厌奶,每次喝奶都要跟他奋战半天。

一般而言,宝宝大约在三四个月之后会出现厌奶现象,因为此时宝宝开始对周遭事物感兴趣,在喝奶时容易分心。宝宝渐渐长大,厌奶只是个自然的生理调适过程,也意味着此时的宝宝应该添加辅食,以补充足够的营养。至于奶量多少应顺其自然而不要强迫,只要辅食吃得好,宝宝得到口感满足,就不用担心。

若是突发性地拒绝进食,必须仔细观察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如喉咙发炎、感冒鼻塞、肺部支气管炎、胃肠胀气绞痛,或是口腔内长鹅口疮、溃疡等。如果由专业儿科医师检查过没有任何异常,只是纯粹厌奶,而宝宝也已经满4个月以上,则可以尝试喂辅食。

寻找厌奶原因

1,生理因素

父母可依生长曲线图,评估宝宝的生长情形,若没有偏离该有的成长曲线,那么就属于生理厌奶期,大可顺其自然,不必担心。假如宝宝奶量锐减或出现呕吐现象,同时伴有脸色不好、活力减退、烦躁不安等症状,那就应该属于病理性厌奶期,需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2,心理因素

每天喝的都是同一种食物,加上各种各样辅食的诱惑,宝宝很可能对喝奶产生厌倦,这也是宝宝在提醒父母,我要吃更多好吃的!

辨别厌奶期

父母可以根据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来判断,如果低于所需的奶量,而且没有生病发烧,那么宝宝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

一般来说,计算奶量的公式可以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

体重×(120150)毫升÷餐次/=一餐的奶量

应对厌奶宝宝

宝宝厌奶原因各有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来帮助缓解厌奶症状。

1,身体不舒服

方法,可用较大孔洞奶嘴喝奶,减少吸吮时造成的疼痛。或把奶粉与麦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调成奶糊,用汤匙喂食。

2,贪玩,喝奶不专心

方法,让宝宝在安静、不被干扰的场所专心吃奶。

3, 希望尝试新口味

方法,因为宝宝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提供多样化的辅食,变换不同口味,而且还可尝试转换口感较好且不含蔗糖的6个月以上较大宝宝食用的专用奶粉。

4, 一成不变的喂养方式

方法,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5,奶嘴洞太大或太小

方法,检查一下奶水是否能从奶嘴洞中顺利流出,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来或滴得太快,对宝宝的吸吮都很不利。

6,喂养者心情烦躁

方法,当妈妈强迫宝宝喝奶时,他都能感受得到,因而产生抗拒心理。

TIP:

当宝宝厌奶超过2个月以上,体重、身高发育不良时,可补充宝宝专用维他命,或请教医生,是否使用开胃药调整肠胃功能,增进食欲。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厌奶是什么原因

宝宝厌奶可能是风寒感冒、小儿积食等原因导致的。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主要是指外感风寒引起的普通感冒,多发生在冬季,具体表现为畏寒重、发热轻、鼻塞流鼻涕、打喷鼻涕、头痛等,也可能导致宝宝厌奶。2.儿童食物积累儿童食物积累是指儿童饮食不当,影响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道疾病,临床常见食欲不振、厌食、腹胀、打嗝、呕吐、大便酸味紊乱等,可能导致婴儿厌食。

Q:三个多月宝宝厌奶原因是什么啊?宝宝厌奶给宝宝吃什么好呢?

一般宝宝都会出现有一个厌奶的阶段都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自己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到然后这个时间给宝宝选择少吃多餐,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要太过于纠结吧。

Q:宝宝是厌奶还是出牙,不解啊!

宝宝喝奶量开始减少,胃口不佳,不禁让家长担心营养不够。其实这是宝宝常有的“厌奶”现象,父母先不要烦恼,只要细心找出宝宝厌奶的原因,就可采取适当的对策。原因1:身体不舒服(例如在长牙、打预防针、生病等)方法:如果是长牙,可用较大孔洞奶嘴喝奶,减少吸吮时造成的疼痛。或把奶粉与麦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调成奶糊,用汤匙喂食。原因2:因好奇导致不专心、贪玩。方法:喂奶时,周围环境最好不要有让宝宝容易分心的嘈杂声音、事物等,以便专心进食。原因3:生理性厌奶,胃口就是不好,厌奶超过2个月以上,体重、身高发育不良。方法:可补充宝宝专用维他命,或请教医生,是否使用开胃药调整肠胃功能,增进食欲。原因4:味觉开始发育,对口味一成不变的奶水缺乏兴趣,希望尝试新口味。方法:不要强迫喂奶,因为宝宝可能产生抗拒。提供辅食最好用多样化的食物变换不同口味;而且尽量用天然口味,不要添加调味料(一周岁以内)。以前我用过一种方法不知道你宝宝是否可行。就是准备两个奶瓶,一瓶是按比例配好的奶,一瓶是把奶粉稀释(一勺奶粉放90毫升水)给宝宝喝,先给宝宝喝稀释的,等宝宝喝了20毫升又换按比例配好的奶给宝宝喝,厌奶期宝宝喜欢清淡的,经过几次尝试宝宝就不会厌奶了,我以前是这样做的。你也可以给宝宝吃稀饭,稀饭一定要煮烂。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