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很多新生婴儿从死亡的边缘得以抢救存活,但往往会因为缺氧、缺血、短暂窒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生儿大脑损伤而患有脑瘫,即“脑性瘫痪”,故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呈日趋上增。
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我们一直强调,脑瘫越早治疗越好,所以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非常的重要。然而,由于多数家长对小儿脑瘫的认识缺乏,往往不能在最早的时候意识到孩子脑发育异常而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从而导致后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难度增加和致残率的升高。
有关临床数据显示,城市小儿脑瘫患者有30%的漏诊或误诊,农村小儿脑瘫患者的漏诊或误诊则高达50%。一些家长对孩子脑损伤引起的语言、智力以及肢体功能发育落后往往会抱有侥幸心理,多数会认为是正常的发育迟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会恢复正常,殊不知孩子其实已经患有脑瘫。当然,这并不完全是家长的责任,因为有些地方基层医生对小儿脑瘫的认识也存在基础的诊断,对那些出生后有异常、有脑损伤的患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导致患儿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与患儿亲密接触的家长,是最能够在最早的时间内发现孩子的病情的关键人物,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发育障碍,应及时将其送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一般来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多表现在以下方面:2~3月还不会笑和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月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不会抓握及把手放到嘴边;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另外,患儿多存在易惊、易哭闹、睡眠不安、四肢发软或发紧、穿衣或换尿布存在困难;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易呛奶吐奶;抱举时足尖朝下或出现交叉、剪刀样等。如果婴儿出生时有早产、难产、窒息、低体重等情况,那么患有脑瘫的几率将非常高,此时家长则应抓紧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研究发现,脑瘫其发病部位在于脑细胞(神经元)受损,而脑细胞又属于不可再生组织。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出生后脑神经细胞将不能再分裂、增殖,一旦死亡就会永远消灭。从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剖析,大脑神经细胞有一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并未被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各部位功能将会固定。而婴幼儿(<6岁)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此时脑组织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在此阶段治疗措施恰当,一旦承担某种活动的主要脑区受损,通过内在干预治疗,其功能可由未受损的脑神经替代和代偿,脑瘫儿童可获得最佳疗效。
反之,如果未能在早期进行恰当治疗,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运动障碍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等二级损害,相关缺陷未能及时治疗也加重了智力障碍。这些因素使患儿学习新的正确姿势和运动模式就更为困难。
因此,我们一定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干预,力争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全面降低小儿脑瘫的致残率,同时也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