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嚼槟榔的危害有哪些

2017/8/15 17:36:35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有嚼槟榔的习惯,而且嚼槟榔还会上引,专家指出,嚼槟榔有很多在危害,严重的会诱发口腔癌,下面为大家介绍吃槟榔引发哪些危害。

槟榔,别名榔玉、宾门、青仔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它的花、种子和果实均可入药,一般主要作为驱虫药,已列入药典管理目录。嚼着吃 的槟榔是将果实去核,用荖花(或称为榔叶)、石灰包裹制成,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是把槟榔、烟叶和其他一些原料混在一起制成嚼块。

为什么人们喜欢吃槟榔

槟榔吃起来又苦又涩,还带点甜辣的轻微刺激感,这有啥好吃的?其实吃槟榔不是吃味道而是吃感觉,槟榔碱等成分可使人发热、兴奋,而且有一定成瘾性。过去曾有 报道,湖南一些地方的槟榔加工厂还在腌制过程中偷偷使用麻黄草,这无疑会增加其成瘾性。由于麻黄属于易制毒原料,近些年打击力度挺大,但当地的企业还有没 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就不得而知了。

哪些地方在吃槟榔

其实,人类吃槟榔的历史非常久远,考古学上甚至可以追溯到铜器时代的越南。公元前600年的梵语手卷里也出现过有关它的描述(再次证明传统的未必就是安全的)。目前,喜食槟榔 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比如印度、菲律宾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海南、云南、湖南、福建等地,有些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

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槟榔产业不断扩大,仅在印度的规模就超过每年数亿美元。由于槟榔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些国家或地区早已开始控制,比如美国1976年就严禁各州之间运输槟榔果,加拿大直接禁止销售槟榔产品。

槟榔致癌是真的吗

经常咀嚼槟榔确实容易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槟榔导致口腔癌早在1860年就有人提到了,没想到吧?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4年才把槟榔确认为1级致癌物。 其实1985年科学家就已经发现含烟草成分的槟榔制品致癌的确凿证据,只是当时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槟榔本身就能致癌。

后来流行病学证据逐渐出现,尤其是从印度、巴基斯坦获得了含烟草和不含烟草成分的槟榔制品都能致癌的证据。同时,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证据不断涌现,证明不仅槟榔制品,无论是否含烟草成分都有致癌性,其青果同样致癌。

分类为1类表明槟榔有明确致癌性

需要提示的是,有些文章提到槟榔是1类致癌物,而黄曲霉毒素M1才2B类致癌物,言外之意槟榔比黄曲霉毒素M1厉害。其实,致癌物等级和致癌性的强度根本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等级越高只是表明证据越确凿,比如紫外线也是1类致癌物。

槟榔消费地区的癌症谱

“癌 症谱”通俗地讲也就是将各种癌症来个排名,看谁杀伤力更大。在欧美,癌症谱排行前几位的分别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但是东南亚国家口腔癌一直 名列前茅。在南亚一些地方,口腔癌甚至是男性癌症第一杀手,在女性也仅次于乳腺癌和宫颈癌,而且从1975年到2002年一直是这样,这是证明槟榔与口腔 癌相关性的非常重要的佐证。

嚼槟榔为什么会增加得口腔癌的风险

一般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槟榔含有的化学 物质经咀嚼后形成亚硝胺类物质。比如从嚼槟榔不含烟草的人唾液中检测到三种亚硝胺类物质;其次是槟榔比较硬,特别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后对口腔的磨损更厉 害,经常使口腔黏膜处于受损状态,增加癌变几率;最后是烟草,包括嚼食和吸烟,与槟榔“臭味相投”,共同促进口腔癌的形成。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吃槟榔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就是:任何负责任的研究者都不会给出“健康吃槟榔”的建议。如果提出这样的消费建议,那和公共卫生专家抨击的“卷烟降焦减害”有什么区别?正确的建议只有一个: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和戒烟一样戒槟榔。

不要相信被财政税收绑架的地方政府,更不要相信槟榔产业界的说辞,这种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沾血的GDP该扔掉了!当然,槟榔和香烟相比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香烟是害人害己,槟榔只害你自己而已。

嚼槟榔的危害有哪些

槟榔,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在我国海南、台湾两省栽培也较多。食用槟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如今,在湖南,人们对槟榔的青果、烟果制品绝不陌生,并称其为“壳子”。它不但是许多男性的日常零食,还是节庆日的待客“佳品”。大家说起槟榔,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槟榔中浓浓的桂子油味道、嚼在嘴里微微醉的感觉、三五哥们边嚼边高谈阔论的舒畅,恨的是嚼槟榔的危害带来的各种口腔问题。

据临床观察和医学研究发现常嚼槟榔与口腔疾患的确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那么嚼槟榔的危害有哪些呢?

牙结石:由于制作槟榔的卤水其主要成分中含有熟石灰,咀嚼后的石灰质和槟榔汁充满口腔,极易沉着在牙面上形成黄色或棕色或灰黑色的牙结石,影响口周组织健康,且可致使个人口气不清新,牙齿不洁白,影响社交。

脸部变形:槟榔果较大,纤维粗硬;且因长期用力嚼食,致使咀嚼肌发达,腮部鼓突,表现为脸部变形,如国字脸,青蛙腮,影响容貌美观。

牙磨损:嚼食动作过频,超出正常负荷,会造成牙齿过度磨耗,使前牙切缘和后牙咬合面出现咀嚼磨损,牙本质或牙髓暴露,造成食冷热食物牙齿过敏疼痛。过度磨损甚至使牙齿裂开或折断。

牙周病:槟榔纤维粗硬尖利,易刺伤牙龈引起出血,嚼后残渣堵塞牙缝,压迫牙间乳头。长此以往,刺激牙周膜,出现牙龈炎,牙根外露等而产生牙周病变,甚至引起牙齿松动、脱落。

口腔黏膜病:咀嚼槟榔主要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此病列为癌前状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灼痛感,口干,味觉减退,唇舌麻木,口腔黏膜僵硬呈苍白色,张口受限,吞咽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槟榔果中含有槟榔碱,能够刺激口腔黏膜纤维细胞增加及胶原的合成,促进口腔黏膜纤维化而致病。值得注意的是,槟榔碱具有遗传毒性,对遗传基因存在损害的风险。另外,咀嚼槟榔也可引起口腔溃疡和口腔白斑病。后者是癌前病变,一部分可以转化为癌。

口腔癌:可由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白斑转化而来,应极其重视。槟榔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槟榔素,而且现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具腐蚀性的石灰等物质,致癌性更高,所以国际癌症研究学会已将槟榔划为一线致癌剂。因为口腔白斑的早期症状如口腔黏膜粗糙等并不明显,患者对此不重视,往往不能及时发觉和主动就医,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率升高。口腔癌临床表现为黏膜变白、红、褐或黑且无法抹去;或为舌尖出现深红中带有白色点状;超过两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口内出现肿块;舌头运动受限等。口腔癌治疗后复发率高达40%以上,前文提到的切除半边脸的男子即是因为口腔癌复发不得不进行切除修复重建手术。

另外,嚼槟榔的危害还有就是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出现炎症甚至穿孔;过量的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中医认为槟榔果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尤要注意孕妇应禁食槟榔。

有句槟榔广告语说“诱惑冲动挡不住”,然而冲动是魔鬼。嚼槟榔的危害如此之多,后果如此严重,口腔科医生建议大家在食用槟榔的畅快小利和患病大害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病从口入,健康是福,槟榔不吃也罢。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