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已经第8天了,截至目前,已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这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目前,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心理援助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中,那么,如何帮助受灾群众进行正确的心理援助?南方医院心理科张斌主任和张晶莹心理治疗师接受了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
受灾群众容易出现哪些心理情绪?
张斌主任表示受灾群众容易出现的心理情绪大概分为三类。
一、根据家庭受损情况的不同,比如有的家人有伤残、死亡等情况,家人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情感脆弱、封闭麻醉、冲动易怒激惹等心理情绪;
二、受灾人群聚在一起,容易引起集体恐慌,在听到某些信息或谣言、余震中或认为某些地方救援不及时,会引起整个群体心理的波动、容易出现暴动,这是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之一;
三、救援工作人员容易出现过度耗竭的状态,工作时不知疲倦,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虽然非常高效,他们忘记或没有感觉到身心疲劳,但工作后会出现长期心理疲劳,无精打采,身体出现各种疼痛、无力等状况。
哪些人群最需要做心理辅导?
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很大的特异性,有一定的发病率,与个人性格、成长、心理结构、防御机制等有关,女性和儿童比男性更易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斌主任表示:“有三类人群最需要得到心理援助。第一类:家里出现亲人被埋、去世的人;第二类:伤者;第三类:挖尸体的战士;这三类人可能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另外,有些人经受很大的创伤,没有得创伤后应激障碍,能自我治愈,正常生活。因此,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有一定砥砺。
什么时候进行心理援助最佳?
张晶莹心理治疗师表示:“灾后立刻做心理干预是错误的,72小时内生命救援重于心理援助,另外,进行心理援助前,应先给予妈妈式的爱,无条件关注,再给予政府的爱、老师般的爱,其次是做灾后重建的政策指导,最后进行心理障碍患者的鉴别治疗,给患者心理咨询师的爱。”
如何避免“汶川式”伤害?
张晶莹心理治疗师曾参与汶川地震的心理援助,她分析道:“震后立刻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弊端大,每个人带着各自的创伤在一起聊天,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自愈能力,给受灾群众造成传染性创伤,影响治愈效果。”
若要进行团体治疗,患者需要鉴别诊断,而且这个治疗方法是培训过,对患者有效,患者同质性高的;若盲目进行,可能对咨询师本身及周边人造成创伤污染。
应先筛选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如在几个月内持续出现反复闪回、噩梦、身体疼痛、无法独处、容易流泪、非常脆弱、敏感、触景生情、警觉性增高等情况,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心理开解?
张斌主任建议:“受灾群众在没有心理援助的情况下,可寻找心理健康的、信任的、在稳定关系中可适度暴露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合适并安全的。如果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还是需要心理医生治疗,切忌不了解心理知识盲目给自己治疗,如转移注意力、否认、封避、选择性失忆、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来自愈,这是不科学的,若不及时开解,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对于拒绝做心理辅导的人怎么办?
对于汶川地震“防火防盗防心理医生”的口号,张晶莹心理治疗师表示:“可能是当时开展的心理援助没有经验,大部分志愿者只是接受基础的心理培训,甚至没有接受培训就硬着头皮上场。事实上,滥用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可能导致或者延缓自愈能力,而对于误解心理援助的人群,要进行正确的一定的心理教育和宣传。”
张晶莹,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学历,08年汶川志愿者,熟悉认知行为治疗法,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六年,目前在南方医院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