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固定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2017/8/8 9:40:43

一、验方一

1、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6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牛膝15克、土鳖10克、地龙10克、丝瓜络15克。

2、功用:活血化瘀,通经达络。主治:斜视,瘀血阻络型。症见眼珠的偏斜,兼见局部疼痛,麻木不仁,甚者视一为二,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3、加减:本方随证酌情减活血化瘀药,加祛风益气、舒筋活络之药则效果更佳。如方中加白附子、僵蚕、全虫、蜈蚣祛风解痉;加木瓜、伸筋草、松节舒筋通络;加升麻、桔梗升举阳气,载诸药上行。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理气行滞;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

二、验方二

1、组成:生地24克、赤芍9克、当归9克、川芎3克、防风5克、柴胡6克、炙僵蚕12克、白附子6克、全蝎3克。

2、制用法:先把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25~30分钟,每剂药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眼外肌麻痹。

3、加减: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去生地,加熟地、白芍;血压高者去生地,加地龙、石决明、钩藤;若为外伤所致者,加炒荆芥穗。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固定性斜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固定性斜视的治疗:固定性斜视主要为手术矫正,目的是解除挛缩和纤维化肌肉的牵引,使眼球恢复正位。但由于挛缩肌的直接拮抗肌肌力较弱,常需加强才能获得较好效果。1.肌肉完全断腱并结膜后退术方法是首先将挛缩的肌肉做完全断腱(包括肌间膜和节制韧带一并切断),并将挛缩的球结膜及眼球筋膜后退。再于角膜颞侧缘外2.0mm处做一牵引缝线固定在外眦部,将眼球向斜视反方向固定,使之轻度过矫。缝线可在术后5天拆除,受累肌的拮抗肌也可做缩短术。2.肌肉断腱加直接拮抗肌前徙术将挛缩肌肉完全断腱后,再行对侧肌肉的前徙,如固定性内斜视做外直肌前徙,但仍有部分病例达不到美容矫正效果。3.眶缘固定术本法是对上述2种术式的补充手术。对一些斜度较大的固定性斜视患者,虽然做了挛缩肌肉的完全断腱、结膜后退和拮抗肌的加强术,但仍不能使眼球正位者,可行眶缘固定术方法是用不吸收缝线将眼球固定在眶缘骨膜上,部分病例可得到美容效果。4.阔筋膜移植矫正术即根据应用阔筋膜矫正上睑下垂的原理,用于矫正固定性内斜视。5.Jensen术可以将Jensen直肌联结术应用于固定性外斜视的矫正。方法是将内直肌上、下各1/2肌束分别与上直肌和下直肌鼻侧1/2肌束联结,再根据眼位情况行外直肌后退术原则上应先行外直肌后徙,再行Jensen术。

Q:怎么治疗固定性斜视

治疗固定性斜视:固定性斜视主要为手术矫正,目的是解除挛缩和纤维化肌肉的牵引,使眼球恢复正位。但由于挛缩肌的直接拮抗肌肌力较弱,常需加强矫正才能获得较好效果。1.肌肉完全断腱并结膜后退术,将眼球向斜视反方向固定,使之轻度过矫。缝线可在术后5天拆除,受累肌的拮抗肌也可做缩短术。2.肌肉断腱加直接拮抗肌前徙术,如为固定性内斜视,则做外直肌前徙,但仍有部分病例达不到美容矫正效果。3.眶缘固定术,本法是对上述2种术式的补充手术。对一些斜度较大的固定性斜视患者,虽然做了挛缩肌肉的完全断腱、结膜后退和拮抗肌的加强术,但仍不能使眼球正位者,可行眶缘固定术方法,用不吸收缝线将眼球固定在眶缘骨膜上,部分病例可得到美容效果。4.阔筋膜移植矫正术,即根据应用阔筋膜矫正上睑下垂的原理,用于矫正固定性内斜视。5.Jensen术,可以将Jensen直肌联结术应用于固定性外斜视的矫正。原则上应先行外直肌后徙,再行Jensen术。

Q:固定性斜视怎么办

治疗固定性斜视:固定性斜视主要为手术矫正,目的是解除挛缩和纤维化肌肉的牵引,使眼球恢复正位。但由于挛缩肌的直接拮抗肌肌力较弱,常需加强矫正才能获得较好效果。1.肌肉完全断腱并结膜后退术,将眼球向斜视反方向固定,使之轻度过矫。缝线可在术后5天拆除,受累肌的拮抗肌也可做缩短术。2.肌肉断腱加直接拮抗肌前徙术,如为固定性内斜视,则做外直肌前徙,但仍有部分病例达不到美容矫正效果。3.眶缘固定术,本法是对上述2种术式的补充手术。对一些斜度较大的固定性斜视患者,虽然做了挛缩肌肉的完全断腱、结膜后退和拮抗肌的加强术,但仍不能使眼球正位者,可行眶缘固定术方法,用不吸收缝线将眼球固定在眶缘骨膜上,部分病例可得到美容效果。4.阔筋膜移植矫正术,即根据应用阔筋膜矫正上睑下垂的原理,用于矫正固定性内斜视。5.Jensen术,可以将Jensen直肌联结术应用于固定性外斜视的矫正。原则上应先行外直肌后徙,再行Jensen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