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2017/8/8 9:29:00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应该适当矫正屈光不正,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至于如何矫正。依照年龄有所不同。

年龄在4~5月以内婴儿的内斜视,包括间歇性内斜视,如远视在+2.00D以上,就配戴眼镜,包括全部检查影结果,再加上+1.50D附加度数。因为婴儿几乎全是看近,要测量瞳距大小,有时需要使用弹力带子。

过去有一种错误概念,即多数婴儿是远视,随年龄增大,远视度数逐渐减少,事实上只有10%的1岁以内婴儿为双侧远视在+2.00以上,并且远视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而不是减少,直到7周岁以后,远视度数才逐渐减少。

4月~4岁婴幼儿,如有内斜,屈光度数有大于+1.50D,对检影结果全部予以矫正,但不附加度数。

4岁上以儿童,如有内斜,应该给以最小度数镜片,以产生双眼单视、内隐斜以及最佳视力。治疗目的是内隐斜,而不是完全正位。因为患儿处于内隐斜状态,可以保持、训练并增加融合性散开幅度。在4岁儿童,如果将检影度数全部矫正,可能达不到最好视力,如果度数稍微减少,视力可以提高,并有双眼视,但不能为增加视力将远视度数减少过多,这样患儿可呈间歇性内斜视,立体视觉可遭到永久性损害。

若患儿调节性内斜视已发展恒定性内斜视,有单眼注视倾向,且有弱视,应该对检影度数予以全部矫正,包扎健眼,治疗弱视,一旦视力恢复,应做脱抑制及融合性散开训练,以恢复双眼单视。

如患者合并有垂直性偏斜、A-V征,除矫正屈光不正,治疗调节性内斜视之外,仍需手术治疗。

2、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4~5月以内婴幼儿,应配戴眼镜。将全部检影度数予以矫正,再际加+1.50D,但不需要双焦点镜,因为婴幼儿视力主要是近用。

5岁儿童,应将检影度数全部矫正,再加+3.00D的双焦点镜。所附加的度数,位置一定准确,应位于下睑的上缘处,它与老光镜不同,如果双焦点镜位置太低,则无效果。

如戴眼镜后,仍有残余内斜,应再予验光,若度数相差大于+1.0D,应重新配镜。

大一点婴儿3个月复查一次,2~5岁幼儿6个月复查一次,5岁以后每1年复合一次,复查时应作检影检查,在4~5岁幼儿,如果度数相差大于+1.0D,应予换镜。

和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一样,高AC/A调节性内斜视,严重问题是弱视。屈光矫正后,应定期随访,避免产生发育性弱视。若患者未随访,可发生发发育性弱视,则治疗措施应强有力,遮盖治疗是首选方法,如果患儿不愿做遮盖治疗,也可做压抑疗法。

如果患儿年龄已超过5岁,可以适当减少双焦点镜度数0.75~1.0D,目的是维持融合,并使看近时处于内隐斜状态。这样可以训练融合散开能力,等患儿已达到9~10岁时,可以去掉双焦点镜,但仍应做正位视训练,解除抑制,训练其融合散开能力。

局部用抗胆碱酯酶剂,即协助去掉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双焦点镜,通过逐渐减少制剂的浓度,其融合性散开能力可逐渐增大。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不论是哪种形式,治疗是首先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如仍有弱视,应做遮盖治疗,如弱视已经治愈,应手术矫正其残余的内斜视。应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度,手术量是根据矫正以后看远的残余斜视度,此测量仅仅作为手术时的一般参考。例如有一高AC/A比值,经验是手术量比所测得的量,再多作一些。例如看远时内斜18△,原设计为双侧内直肌后徙3mm,可以增加为双侧后徙3.5mm,也可以作双侧内直肌后固定手术。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概要:共同性内斜视要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散瞳准确剪影。共同性内斜视可用手术治疗。单眼注视者进行遮盖治疗至双眼视力相等后手术。.根据共同性内斜视的治愈标准。共同性内斜视的详细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散瞳准确剪影,并按照下列原则配镜。(1)内斜视合并远视应给予全矫。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屈光状态,根据屈光度的变化更换眼镜。(2)内斜视合并近视应在获得最好视力或者正常视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球面镜的度数。(3)高AC/A的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可配戴双焦镜。共同性内斜视如有弱视,应进行遮盖治疗以及其他相应的弱视训练,即使有手术适应证也要待视力提高后,再进行斜视手术。2.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1)先天性内斜视:有交替注视者应尽早进行手术矫正斜视。单眼注视者进行遮盖治疗至双眼视力相等后手术。(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全天配戴矫正眼镜,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观察,去掉调节,如还有一部分剩余的斜视角,可进行手术治疗。(3)非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后残余的明显斜视应行手术矫正。(4)对于成年认的斜视,要明确告知斜视手术只能改善外观,不能改善视功能。3.共同性内斜视的治愈标准(1)共同性内斜视的完全治愈:双眼视力正常,跟位正位或仅存少量隐斜,中央凹融合,正常视网膜对应,有中央凹立体视(≤60°),无自觉症状。(2)共同性内斜视的不完全治愈:上述项目中存在一项或几项缺陷。有轻度弱视,有小度数眼位偏斜(≤土8°),有融合,正常或异常视网膜对应,具有黄斑或周边部立体视,有自觉症状。(3)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治愈:无双眼单视功能,仅获得外观上改善,第一眼位±15°以内,上下偏斜10°以内。

Q:急性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治疗:1.保守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因复视及内斜而就诊。如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者可以观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疗,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底向外,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暂时遭到破坏,由本来的内隐斜变成内斜视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斜视和复视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观察,并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如内斜度数较大,待症状稳定后(以6个月以上为好),可以采取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手术定量与方法和普通斜视相同,可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或单眼内直肌后退加外直肌缩短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应用Maddox杆加三棱镜反复调整手术量直至复视消失为止。最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隐斜,看远保留少量内隐科,这样比较符合生理状况,如术前融合功能较差,需经同视机进行融合训练,融合力达10°以上时,再手术,这样术后消除复视的效果更为可靠。

Q:共同性内斜视是什么病

你好,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视轴分离,在向不同方向注视或者更换注视眼时其偏斜视角均相等。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及垂直斜视,病因较复杂。祝你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