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30岁以后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则是逐年增加。因此,人到中年后,血脂往往偏高,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诸多因素中,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带来疾病。
晚饭时间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晚餐太丰盛
晚餐时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会使尿中的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罹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晚餐最好以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清淡食物为主,因为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以在人体内生成更多的血清素,发挥镇静安神作用,更有助于睡眠。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晚餐吃太饱
有不少人喜欢在晚餐后吃些水果、甜食或者是油炸食品,把这些当作零食边看电视边吃,其实,这种习惯不利于消化。还有人喜欢在吃饭时饮酒,这更是坏习惯,因为过多的酒精在夜问会阻碍新陈代谢,因酒精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导致睡眠不好。因此,晚餐后尽量不要吃东西,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减轻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