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结肠憩室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017/7/7 11:37:55 举报/反馈

结肠憩室应与肠壁运动异常性疾病相鉴别,常见的有:肠激惹综合征、肿瘤、阑尾炎、结肠炎性疾病等。

1、结肠癌

结肠癌与憩室病有较多相似之处:均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增加;可发生在任何结肠部位,乙状结肠多发,临床症状相似,如大便习惯改变,下腹痛,均可引起梗阻或穿孔,临床病程均较隐匿;均可引起出血。但憩室炎腹痛较剧烈,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结肠癌出血是潜血阳性或少量出血,而憩室病出血可少量、中等量或大量出血。约有20%的憩室病人合并有息肉或肿瘤。钡灌肠的诊断肿瘤假阳性率为10%~20%。诊断息肉的假阳性率为22%~35%。因此对于左侧结肠病变,乙状结肠镜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2、阑尾炎

盲肠憩室炎或乙状结肠的憩室炎位于右下腹时,可出现类似阑尾炎症状,但阑尾炎较憩室炎更为常见,多有转移性腹痛的特点。盲肠憩室炎早期疼痛固定于右髂窝,而不在脐周或上腹部,疼痛亦不是从脐周或上腹部开始,从症状出现到入院时间较长(3~4天),呕吐少见,恶心和腹泻多见。如果不排除阑尾炎,需进行手术探查,如发现有憩室炎,通常一并切除。因此,遇到右下腹疼痛而病因不明确时,可行CT扫描以排除憩室炎。

3、炎症性肠病

结肠炎性疾病和憩室炎均可出现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和发热。溃疡性结肠炎易同憩室炎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几乎都波及直肠,故直肠镜检即可简单准确地排除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和克罗恩病均可形成窦道、梗阻和脓肿,当造影发现多发的腔内病变和纵形的黏膜下瘘管,则克罗恩病的可能性较大。老年病人的憩室病和克罗恩病较难鉴别时,可行灌肠或内镜检查以获正确诊断。

4、消化道出血

憩室并发出血时,症状类似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如经直肠排出大量鲜红血液,常伴有低血容量休克表现,应仔细鉴别。询问病史、体检、留置胃管、胃镜检查,可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病等为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憩室病并发大出血,核素扫描和结肠镜检有助于诊断,但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在急性出血时是最可靠、最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根据造影血管走行、分布、造影剂是否外溢和肠管显影判断病灶位置,区别憩室、肿瘤和血管畸形。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结肠憩室如何诊断检查

结肠憩室:结肠憩室的诊断检查:(一)诊断标准1.无症状或有左下腹胀痛、便秘或腹泻。2.钡餐或钡灌肠造影及内窥镜检查,发现相应部位憩室。判定:具备上述2项可诊断。(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并发出血者血红蛋白下降,憩室炎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增高。(2)X线钡剂灌肠造影: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显示憩室的大小、形态、数目及分布等。有时还可以观察到结肠的痉挛、短缩和动力等。有人认为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24~48h后,钡剂存留在憩室内钩画出的憩室轮廓更清楚;但也有人主张在常规钡餐后6~7d(特别是第6天)检查残留钡对结肠憩室的筛查最有帮助。钡灌肠检查在憩室炎急性期应为禁忌,因有引起钡剂腹膜炎之虞,如确有必要,可用水溶性造影剂作低压灌肠。(3)结肠镜检查:比X线钡剂造影检查有更大价值。可直观了解憩室有无炎症、出血等并发症。结肠镜下憩室表现为光滑、圆形或椭圆形开口的肠壁下陷,黏膜色泽正常,囊内可见血管纹理。憩室炎时,可见开口处及附近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炎性渗出物。憩室内翻时则呈息肉状,切忌将之误认为真正的息肉,须充气后详细窥视,但勿过多充气以防憩室穿孔发生。鉴别诊断:1.阑尾炎国人多为右半结肠憩室,憩室炎时可与阑尾炎相混淆。若阑尾已切除,则更应想到结肠憩室炎的可能。2.结肠癌对老年人有便血或腹部包块不要忽略结肠癌。即使发现憩室也要排除与癌症并存的可能。3.缺血性肠病憩室炎有时需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鉴别,在老龄人合并心血管疾患或高凝倾向,突然出现腹痛、血便伴腹部压痛和肌紧张时,要更多想到急性缺血性肠病的可能。4.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常有间歇性腹泻或便秘并伴有排便前的腹痛。目前认为是一种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有时可以合并结肠憩室。在鉴别诊断时需加以考虑。

Q:结肠憩室可以治疗吗?

结肠憩室是先天性发育异常造成的,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引起结肠炎症,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临床症状,结肠憩室,可以使用抗炎的药物治疗,或者是使用中药灌肠治疗,可以彻底治愈或者是缓解临床症状,如果结肠憩室比较大,引起的炎症反复复发,这种情况也可以选择采取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可以彻底治愈。

Q:结肠憩室怎么治疗

你好,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及疾病程度,如果结肠憩室没有任何的症状可以观察,如果有并发症的发生就需要进一步治疗了,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部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