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烧伤休克并发症

2017/7/3 17:58:37 举报/反馈

休克时产生的并发损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

具有自动调节血流的能力,轻度休克时可能不受损害,严重而持久的休克时,可以受到损害,不仅皮质自发的生物电活动及传入神经引起的电位变化可以减弱甚至消失,神经细胞的代谢也能发生改变,神经细胞耗氧量高,对缺氧十分敏感,脑的血液供应比较丰富,如减少到30ml/100g/分钟即发生晕厥;如果完全断绝血液供应5秒即影响意识,全身血压降至70mmHg以下时,脑血液供应随动脉压下降而明显减少,脑中的微循环血管当H+及CO2浓度增加时则扩张,当这些物质浓度恢复正常时,血流量也恢复正常,二者之中以CO2的作用更明显一些当休克进入严重阶段,由于血压过低,脑供血不足,发生缺氧,同时又有显著的酸中毒,能引起血管周围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使管腔缩小,窄如一线,红细胞通过困难,这一变化可以形成恶性循环,休克时脑微循环中也有DIC发生,这就更加重了脑的缺氧,孕育血管的通透性也有增加,因此有发生脑水肿并使颅内压升高者,烧伤时脑微循环受微血栓及脂滴栓塞,可以损伤微血管而形成小的点状出血灶,称脑紫癜,伤员表现神经症状,如躁动,抽搐及昏迷,休克时脑功能改变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脑代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只有葡萄糖易通过血脑屏障的的脂蛋白膜,如静脉注射NaHCO3纠正休克的代谢性酸中毒时,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就不易纠正脑的酸中毒。

(二)心脏及心肌抑制因子

严重烧伤病员可能发生心脏功能不全,烧伤休克时,因失液而血容量减少,微循环中大量血液淤滞,因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不足,随着心输出量的不断下降,动脉压也降低,这就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反向性地引起心跳过快使其舒张期缩短,也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当平均主动脉低于60mmHg时,冠状血流量下降,心肌缺血缺氧,如果烧伤病人有呼吸道损伤及肺病变妨碍气体交换时,则心肌缺血缺氧更为严重,心肌正常时虽然可利用的能源甚多,按消耗量的大小次序有脂肪酸,葡萄糖,乳酸,氨基酸,酮体,丙酮酸等,心肌物质代谢主要是依靠其线粒体的三羧循环及氧化磷酸化,休克时三羧循环受阻,ATP合成 减少,H+浓度上升,心肌收缩力下降。

烧伤休克时的酸中毒和血钾过高,对心脏均有抑制作用,另外,近年还发现DIC也累及心脏的微循环,烧伤休克时,心肌抑制物目前认为就是心肌抑制因子(MDF),主要来自休克时缺血缺氧的胰腺,MDF抑制心肌收缩力,成为烧伤休克时心脏功能不全的另一重要原因,使用抑肽酶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保护细胞完整性及抑制MDF的产生是有效的。

(三)肺及休克肺的发病原理

烧伤休克肺的变化较其他休克更为复杂,除休克时的呼吸系统变化外,呼吸道可因高温气体的吸入而直接损伤,致使烧伤病员的呼吸系统合并症发病率增加,近来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烧伤病例中死于呼吸功能不全者为最多,无呼吸道损伤的烧伤休克病员,可以发生休克肺及急性呼吸衰竭,也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之一,近年临床观察发现的1/3严重休克病员发生休克肺,在X线下观察,可见呈斑块或较弥漫的密度增加,两肺大致相似,因此,易误认为两则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为淤血,小出血点,小块肺萎陷,肺间质水肿及肺泡水肿,肺泡透明膜的形成等,功能方面,主要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肺呼吸功能增加,PaO2下降,病员有呼吸困难表现。

休克肺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⑴弥散障碍:由于肺间质水肿,肺泡水肿,透明膜形成等的作用而使气体弥散距离增加,引起PaO2下降,吸入高浓度氧可以得到改善。

⑵通气一血流比例失调:肺微循环中被粘聚的血细胞或微栓阻塞的区域,有通气而无血流,有血管收缩的区域,有通气而血流减少,反之,血流正常的区域可有肺泡为渗出液占据,或细支气管为分泌物所阻,从而发生有血流而无通气的情况,这也是引起的PaO2下降的原因,吸入高浓度氧也可得到一定改善。

⑶静脉血分流增加:主要原因是:①正常的分流血管扩张,血流量加大,②肺微栓栓塞,短路大量开放;③流经不通气区域的血量增加,烧伤休克时静脉血分流增加,出现静脉血渗入动脉血的现象,使PaO2下降,吸入高浓度氧时改善不大,而必须迅速纠正休克的循环障碍方能改善,可用100%氧氧吸入30分钟的效果做为参考,有助于判断严重程度,由于休克肺对呼吸功能的上述重要影响,最后可导致PaO2的严重下降,进而PCO2升高,致呼吸衰竭而威胁生命。

(四)肾脏

休克时常有尿量减少,严重休克可发生少尿,甚至无尿,尿量常反映肾脏血液循环状态,休克早期尿量减少,可能是循环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引起肾血管强烈收缩及ADH分泌增加的结果,不能断然判定为肾小管器质性改变,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如经输液及解除血管痉挛等治疗而使情况改善,尿量增加,其变化尚属功能性,上述变化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肾血管收缩使肾脏血流量减少,其中肾皮质血管收缩更显著,肾小球的输入动脉与输出动脉相比,前者收缩更显著,这就使流过肾小球的血量大量减少,因此滤出减少;二是有效滤过压下降,乃由于休克时全身平均动脉压下降所致,当平均动脉压下降至60mmHg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就下降到使原尿生成几乎完全停止的程度,烧伤休克时,应使尿量尽快恢复到30~50ml/h的水平,以此来反映肾血管流量可以维持肾脏不致遭受损害,若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烧伤病员是很危险的。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烧伤并发症呢?

烧伤并发症,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尽管我国烧伤救治水平已居于世界领先,但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差别和限制,各种并发症仍然屡见不鲜,危重烧伤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健康一线 烧伤烧伤病人有何并发症?如何预防烧伤并发症?2016-09-11 11:38 健康一线烧伤在人群中发生率在5‰左右,其中死亡率平均为1%,也就是说每100个烧伤患者中约有1个会死亡。在全国,大约每年7万人死于烧伤后的各种并发症。烧伤后到底会有哪些并发症危及伤者的确生命呢?在烧伤早期(1-2天),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烧伤休克。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就近输液后再转送,以防止因休克导致死亡。另外,应该重视的是,烧伤休克期(头2天),伤者口渴明显,不宜过量饮水,否则会引起水中毒,加重休克。之二是呼吸道阻塞窒息。对此并发症,可采取气管切开术来预防。烧伤中期(3天-3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主要是烧伤感染,也就是过去常说的“败血症”。病人表现出畏寒发烧或低体温、精神异常、食欲下降等,它是目前导致烧伤死亡的主要并发症,烧伤病人一旦发生“败血症”,其抢救难度相当大。烧伤“败血症”重在预防,平稳的抗休克治疗、积极正确的创面处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烧伤“败血症”发生率的关键。烧伤中其它致命并发症还有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它们大多继发于烧伤休克和烧伤感染。烧伤后期(3周以后),若深度烧伤创面不能及时修复,营养支持不能跟上,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最终因衰竭而死亡。也可能因此并发晚期“败血症”而死亡。

Q:放射性烧伤致命吗?

大面积放射性烧伤很严重,常引起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烧伤休克儿主要为烧伤局部或远合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丢失所致,早期迅速发生的心肌损害,导致循环动力减弱也是烧伤休克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Q:烧伤休克是什么病

烧伤休克严重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分4个期,伤后48h之内首先进入的为休克期。伤员在休克期内出现的休克症状一般即称烧伤休克,也可被称为烧伤早期休克,以区别于后续病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性、中毒性、失血性、过敏性、性等休克。小面积烧伤或大、中面积烧伤如果处理恰当在休克期内不一定会发生休克。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烧伤后血管舒缩功能受损害,微循环的改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体液渗出和丢失,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