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中,加拿大研究人员对3101名乳腺癌患者与3471名健康妇女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内容包括:参试者在10多岁、20—30多岁、40—50多岁以及60—74岁四个不同年龄段时4—10月份的户外活动时间。结果发现,10多岁时每周接触太阳紫外线至少21小时的参试者,比每周接触太阳紫外线不足1小时的人,癌症危险降低29%。三四十岁时户外活动时间最长的人,乳腺癌危险降低26%,接受阳光最多的60岁以上参试者,乳腺癌危险降低50%。
至于晒太阳降低乳腺癌的机理问题,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虽然深海肥鱼、牛奶和鸡蛋等食物含有维生素D,但是大约90%的维生素D是通过皮肤接触太阳紫外线而产生的。因此维生素D又有“阳光维生素”之称。
预防乳腺癌注意什么?
1、建立早期癌的新概念:
在日常受检的病人中,早期癌并非少见,而且理应多于常见的中晚期癌,因为在乳腺癌生长的自然病程中,临床前期约占全程的2/3。尽管如此,早期癌却甚少被检出,表明在检查时大多数早期癌从检查者手下漏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检查者对早期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绝大多数检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2、认真查询乳腺癌易患因素:
乳腺癌的易患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项:
(1)乳癌家族史,特别是受检者的母亲和姊妹曾否患本病;
(2)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2岁),或闭经过迟(大于50岁);
(3)大于40岁末育;
(4)一侧乳房曾患癌,对侧乳房也属易患部位等等。凡有这些因素的人都应视为易患乳癌者,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3、对乳房出现的任何异常均应查明原因:
(1)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较多与乳癌并存,尤其50岁以上妇女出现血性溢液时,约半数以上可能为恶性。
(2)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这是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又不被重视的体征。此种情况如出现在未绝经的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果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日益增厚及范围增大,尤其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必须予以重视。
(3)乳头糜烂经反复局部治疗无效,多应考虑派杰病,作细胞涂片阳性率很高,均应及时作出诊断。
(4)乳房痛,在绝经前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改变,痛的程度也有或轻或重的不同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痛为局限性,有固定的部位,与月经周期无关或为绝经后妇女,均应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水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
总之,早发现和早治疗无疑是乳癌防治的发展方向。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广泛开展乳癌普查和妇女自查乳腺,以期早日实现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而女性朋友自身也要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好好爱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