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女性,容易会出现胸闷、胸痛甚至气短的情况,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突然会感觉到呼吸费力或者是气不够用的现象,尤其是在地铁、公交车上或人多的办公室里更容易发生。很多女性以为自己患上心绞痛非常慌张,实际上,年轻女性常有的这种感觉多数不是心绞痛的症状。
女性胸闷胸痛多数不是心脏问题
这些现象对于一个平时健康的年轻女性来说,一般情况下是患者身体器官的功能性改变的一种表现,很少是因为患者发生器质性疾病的表现。也就是说一般不是因为“心肌缺血”的现象所致。所谓心肌缺血多由于冠状动脉病理性狭窄导致的,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动脉硬化所以造成,而动脉硬化多数是中老年人才容易发生。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甚至气短,很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作怪。只有极少数是由于冠心病、冠状动脉炎症、冠状动脉瘤、心肌桥、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所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多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等因素,以致患者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导致本病。
真正的心绞痛又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时,就会产生心绞痛。正常人的冠状动脉循环有很大的储备能力,在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能比安静时增加6~7倍,从安静时的每分钟300毫升增加到每分钟2000毫升,以满足心肌代谢活动的需要。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能使血流量增加4~5倍。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仅能供休息或轻微活动时的心肌代谢。
因此,在安静状态下一般不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而在心脏负荷增加,如疲劳、情绪激动、用力、寒冷或饱餐时,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却不能像正常情况那样代偿性扩张,甚至反应失常而发生痉挛,导致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而发生心绞痛。
心绞痛的症状
1、疼痛部位与范围:
为胸前区(即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面),常常伴随左肩、颈部、手臂放射痛。心前区疼痛范围一般为巴掌大小,一般不会是很局限的某一点的疼痛。
2、疼痛性质:
心绞痛的疼痛性状 表现为心前区的不适或疼痛,一般皆为轻至中度,放慢步伐或停止活动后即可缓解。也有很多人坚持否认胸部疼痛,只描述为"压榨感"、"沉重感"或"发紧",也可能诉述为"束带样"或"钳夹样",但不会说成"刀戮样"或"刀割样"痛,常伴有窒息感,手臂不适,一般描述为沉重、无力或隐痛,放射至手指,则常诉述为麻木或麻刺感;放射至颈者,常有哽气感;放射至颌者,可感隐痛,有时与牙痛相似。
3、 持续时间:
多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持续疼痛超过数小时或数天,或疼痛仅持续数秒钟一般都不是心绞痛。
4、 缓解方式:
多数患者经休息数分钟内即可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丸后数分钟内即可缓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活动冠心病的胸痛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后,部分患者的胸痛症状会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5、心绞痛诱因
心绞痛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体力活动,其诱发疼痛所需的运动量也相差很大。最严重的病例,在淋浴后自己擦干或修面时,就可诱发心绞痛。病人往往是在上坡或急于赶路时,首次发觉不适症状的。很多病人在初发阶段,当症状发生时,还能勉强坚持工作,甚至能勉强坚持体力劳动,但当病情发展后,就感到步行上下班都困难。有些病例在气候寒冷或饮酒后较易发生。气候温暖时症状可消失,直到冬季再复发。一般在数年期间,症状都有进行性加重趋势。情绪的诱发作用,几乎与运动同样重要,愤怒和焦虑都是明显诱因,观看激烈的体育比赛,也常能诱发心绞痛;驾驶汽车和当众讲演,也是心绞痛的常见诱因;另外,同房时发生心绞痛的也极为常见。也有很多病人刚睡不久发生心绞痛,有些病人则因心绞痛而惊醒,是由于梦中激动而诱发的。有一少部分病人则一躺下症状就发生,称"卧位心绞痛",一般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