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本病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未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
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1。肾外表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结节、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2。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有肾结石者表现为腰痛、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
尿酸性肾病治疗原则
1。低嘌呤饮食(少食心、肝、肾脏、沙丁鱼及酒类等)。
2。大量饮水:保持尿量〉2000ml/日。
3。碱化尿液: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
4。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速尿或噻嗪类利尿剂。
5。可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6。有肾结石和积水者请外科协助治疗。
7。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终未期肾衰患者行透析治疗。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