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
1、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
2、吸氧间歇氧气吸人,多采用面罩或头罩法吸氧,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早期吸氧可提高肺泡含氧量,但浓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久,以防氧中毒。一般缺氧者l-2L/min。严重缺氧者2-4L/min,并密切观察用氧效果。
3、雾化吸入每天对患儿进行雾化吸人1次/4h,每次15-20min,在雾化吸入中加入a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有利于痰液吸出。
4、翻身和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此外,在翻身的同时可叩击背部,促进分泌物松动排出。
5、背部叩击通过有节律的叩打,对呼吸道一肺部直接震动,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叩击的动作轻快,常用叩击器,软的面罩或是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叩击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青紫。胃管喂养后30min内不能进行此操作。在喂养或吸痰前30-45rnin改变体位后再叩击。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对于使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48-72h及有肺出血、体重低于1.0kg的早产儿不能进行此操作。
6、吸痰每次体位引流,拍背、雾化后给予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先吸口腔内再吸鼻腔内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喘息和哭叫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吸痰压力为100mmHg,每次不能超过15s,若吸痰后出现青紫。可加大氧流量10%-15%。吸痰时要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而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7、用药护理每日液量均匀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3-4滴/min,最快不应超过每公斤体重每分钟2滴,严禁在短时问内输入大量液体。以免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应用强心药时,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做好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并发症观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180次/min以上、心音低弱、喘憋、紫绀加重等心衰的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及镇静等药物。并执行心衰护理常规,使患儿保持安静、减轻心肺负担、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并发硬肿、出血、脓胸、肺脓肿、败血症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时实施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