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长期使用耳机可致耳鸣 噪声性耳鸣有何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2 11:31:01

听耳机(含多种耳塞)如果音量过大,容易引发耳鸣,并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甚至到40、50岁就会聋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耳朵是人体比较精密复杂的器官,如果长时间受到刺激,其灵敏度会降低。

青少年喜欢戴耳机听歌,愉悦心情,戴耳机听歌既不妨碍别人,自己也不会受到外界干扰,本来是不错的选择,也是一种时尚。不能否定它的好处,但是如果长时间戴的话,害处多,要注意防范。

一则新闻报道称,烟台一名高中生半年来耳朵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由于睡一觉后症状得以减轻,所以耳部问题未能引起该患者的重视,直到耳朵 出现持续性耳鸣、耳闷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时,患者才意识到就医,经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原因是该患者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损伤。

长时间戴耳机为什么会导致耳鸣?由于戴耳机时,外耳道口被耳机紧紧堵塞住,耳机的音频声压直接作用于鼓膜,强烈刺激人体的耳蜗器官,即使音量不大,声音长时间刺激耳部,也会导致内耳细胞组织代谢紊乱和供血、供氧不足,使末梢感受器受损,继而出现神经性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

噪声性耳鸣的症状

1、耳鸣出现较早,呈双耳持续性高调声。

2、听力减退为缓慢进行性,初因程度轻且能完全恢复或只累及高频而不自觉;后累及语频始被发觉。

3、长期暴露于强噪声环境,还可引起大脑皮层、交感神经系统、心脏、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

4、耳部检查鼓膜多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曲线为4000Hz“V”型下降;以后邻近频率受累,曲线呈“U”型;晚期曲线呈下降型。听力损害由高频向语频发展,逐渐加重,然罕有发展成全聋者。噪声性聋多为双侧对称性,若有差别可能与声源方向、体位及原患耳疾等有关。

耳鸣的预防

1、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对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2、精神紧张和疲劳:当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3、特殊药物: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请不要忘记告诉医师,自己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您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

4、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责编:莫克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噪音引起的耳鸣怎么治

噪声引起的耳鸣,是无法治疗的,只能进行预防。对于噪声性耳鸣,往往伴有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而引起的噪声性耳鸣耳聋。一旦出现了内耳毛细胞受损引起了噪声性耳鸣耳聋,无法治愈。平时避免噪音刺激,加强劳动保护。不可长期或高音量用耳机听音乐。

Q:神经性耳鸣要注意些什么?

经常出现耳鸣现象的人更要注意日常家庭护理,避免接触强烈的噪声,放松心情,避免使用加剧耳鸣症状的药物。长时间的噪声接触,会导致耳鸣,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保护耳鸣患者的听。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使用随身听耳机。

Q:如何预防耳鸣?

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对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请不要忘记告诉医师,自己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您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