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调养 按摩治疗产后盗汗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12日

很多新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很怕热,爱出汗,甚至晚上睡觉常常不知不觉大量出汗的现象,这在中医上被成为“产后盗汗”,经常听到盗汗、自汗的说法,具体什么症状才会被判断为产后盗汗呢?产后盗汗或考虑是因产后体虚导致,需要及时调理,以防引发其它疾病,或落下各种月子病。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为你介绍。

一、什么产后盗汗?

产后盗汗指的是部分产妇在分娩之后,出现无原因的大量出汗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产妇睡眠过程中,睡醒后出汗的现象就会停止。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内,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坐月子期间出汗多的情况久久没有消失,这就要提高注意,可能是患上了“月子病”产后盗汗。产妇产后出汗的程度与产妇自身的体质、产程是否顺利等因素有关。产妇出汗的程度其实提示了产妇元气亏损的轻重。在产褥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月子期间,如果你能及时调整身体,出汗多的状况多半可以自愈,恢复的快慢会因为你元气亏损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二、产后盗汗的2大原因

中医认为产后盗汗是因为身体虚弱导致的。当妈妈在生育后,往往身体虚弱,在产时消耗了不少气血,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就会导致阳不敛阴,阴津妄泄而汗出。如果妈妈属于阴虚,加上产时失血伤阴,虚阴生内热,睡觉时候阳乘阴分,热破津液外泄,从而发生产后盗汗。

产后盗汗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妇体内激素多。在女性怀孕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胎儿逐渐的长大,孕妇体内的雌激素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孕妇体内所储存的水分也会越来越多。在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会急速的下降,身体其他所以系统和内分泌功能都会慢慢的恢复,因此产妇体内多余的水分也就必须排除体外,而排除的方法只能通过肾脏和我们的皮肤,同时皮肤的排泄功能比较强大,所以生产之后的女性就会出现汗多的情况。

三、怎样治疗盗汗

按摩是治疗盗汗的一种常见方法。

按摩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因为产后盗汗和妈妈自身体弱有关系,因此,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刺激穴位,从而缓和产后盗汗的情况。

1、足底部反射区

按摩部位: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四、产后怎么调养更科学

1、适宜的环境

产妇及婴儿的居室应清洁明亮,安静宜人,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冬天温暖,夏日清凉,温度适中。尤其夏天应慎防中暑,但同时开窗通风时,应避免对流风,产妇要避开风口,不能用电风扇或空调直吹,以防母婴受凉感冒。应避免过多亲友来客人室探望,以保证母婴休息,防止空气污浊,带人病菌。

2、个人卫生

正常分娩后,产妇可以洗头、洗澡(宜在分娩后3—7天开始)、刷牙(要注意用温水漱口);冬季每隔两三天揩揩身,夏天洗淋浴,不可盆浴,无论冬夏沐浴后均应擦干头发和身体,以免受凉。洗澡之外,应勤洗外阴;洗头、洗脚用温水不会落下产后病;指甲要常剪,以免损伤婴儿柔嫩的皮肤。

3、适当活动

正常情况下产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并逐日增加起床的时间和活动范围,坚持产后体操,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止子宫脱垂。

适当运动,在你醒过来的时候不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而应卧床休息与适当运动相结合,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旁及房间走动,并做产后体操,以保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型,也可减少便秘。

产后身体调理不止对于新妈妈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妈妈的健康是否良好也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所以,不管新妈有任何的不适及时治疗才是正确的。


扫一扫深入了解熏蒸理疗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