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上外耳道炎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狭小,中耳咽鼓管短宽平直,出生时已有少许羊水残留在耳道内,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较为湿润,易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儿外耳道炎?
小儿外耳道炎的原因
小儿患上外耳道炎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狭小,中耳咽鼓管短宽平直,出生时已有少许羊水残留在耳道内,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较为湿润,易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如果在洗澡时不慎让水流入,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则细菌可侵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
另外,小儿外耳道炎的发生与人们的体质有关,很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所导致的,当小孩患有麻疹、猩红热、流行感冒等疾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局部防御作用减弱,外界病菌容易侵入中耳而引起急性炎症,致使患儿哭闹不安,而哭闹又会加重耳朵发炎,如果长期没有彻底治愈,可导致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的发生。
小儿外耳道炎的症状
1、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系爱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2、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塞。
3、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由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小儿外耳道炎怎么办
遇到外耳道炎和疖肿的情况,家长可用湿毛巾冷敷宝宝的耳朵,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同时,向耳朵里滴耳油或新霉素等滴耳液,消炎止痛。耳道里不要涂紫药水或红药水。因为这些带颜色的药水会妨碍医生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疖肿有了脓点,要请耳科大夫把脓引流出来,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影响听力。
小儿外耳道炎护理方法
1、要注意自身的卫生,对于耳部疾病及时治疗。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在患病之后,一定不要用水冲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耳部瘙痒时一定不要用手去抓,以防止发生感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