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预防自杀

家庭医生在线 2017/4/28 9:51:29

国家卫生部曾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在全球,自杀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在引人扼腕的同时让人深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止青少年自杀呢?

首先要判断自杀行为,诊断自杀行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检查:

1、准自杀又称类自杀,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试图以此摆脱困境。有自我伤害的意愿,但并不真正想死,采取的行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小,通常不造成死亡。

2、自杀观念只有自杀意念,而未采取自杀行动。

3、自伤有充分证据可以证实是故意采取自我伤害行为,其后果可以导致残疾,但无造成死亡的结局。可能受幻觉或妄想影响所致,或处于意识障碍之中,也可能受宗教苦行习俗的影响而自伤。如果自伤是表演性障碍、诈病或准自杀的表现,不采用此诊断。这里将自杀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自杀是有充分根据可以断定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行为”,而这种自杀行为具有两种结局,即已遂和未遂。并排除只有自杀意念而未实行者和不是故意采取的自我致死行为,如误服剧毒药物、误受伤害等原因致死及伪装自杀。而且上述诊断必须是以“有充分根据”作基础。

预防自杀 留心10大自杀征兆

1、情绪低落或极度悲伤。

2、感觉万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无目的,对任何事情无兴趣。

3、格外关注死亡或暴力等话题,经常“想一死了之”。

4、寻求服毒、刀枪或其它方式自杀。

5、情绪剧烈摇摆,喜怒极度无常。

6、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外表、行为及性格反常。

7、危险或自毁行为,如疯狂驾驶、吸毒等。

8、突然少言寡语,很平静。

9、生活遭遇危机或挫折,包括学校、工作、人际关系问题、失业、离婚、亲人过世、经济困难、绝症诊断等等。

10、整理物品,包括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送人或扔掉,对家人及朋友进行“诀别”访问,草拟遗嘱或者写绝笔信等。

为了预防青少年自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

重视家庭的健全。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家庭有时是罪魁祸首同时又是牺牲品,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自杀是因为家庭破裂。即使是完整无缺的家庭,当生活变得杂乱无章的缺乏交流时,它应有的功能也将消失殆尽,同时父母有自杀行为,子女自杀的可能性也大增加。事实上,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将是同龄人的九倍。

教师应具有发现青少年异常行为的敏感性。根据众家之言,能首先发现青少年有异常行为的往往是教师因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教师不仅有识别不良行为的能力,并且有中断这种行为的绝好机会。

建立咨询协作小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有条件的话,以社区为单位或以每一个居住区组成一支由校长、任课教师、心理学家、医务售货员以及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协作小组。负责对有麻烦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以维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把自杀意念防患于未然。

(责编:张嘉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为什么会患儿童自杀

儿童自杀与企图自杀的病因方法有自杀意念和企图者约占成人总人口的0%,全世界每天约有000人死于自杀。自杀的原因可以分为6点遗传因素,自杀的小说和电视节目给青少年提供模仿对象,可导致其自杀的增加,精神疾患,尤其是抑郁症、攻击性行为等与青少年自杀有密切的关系,双亲之间不和等家庭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引起儿童自杀与企图自杀。

Q:怎么预防自杀行为的出现?

自杀行为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消长的影响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行为。影响自杀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自杀的治疗和预防也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共同识别、评定那些自杀的高危人群,纠正对自杀者的偏见和错误认识,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对自杀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农药、精神药品、武器等管理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环节。 自杀的一般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发现自杀迹象,纠正对自杀的错误认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等。

Q:出现自杀行为怎么办

你好,出现自杀行为的治疗:所有的自杀尝试都属于急症。当对生命的直接威胁解除后,医生可决定儿童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应依据危险程度,决定有自杀企图的儿童是否需要留在家里,需由家庭可提供照顾的能来决定。自杀企图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对自杀要素的计算来衡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