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炎

2017/4/26 12:14:00

小儿肠炎多发生于3 岁以下小儿,以秋冬季多见,很少有便脓血出现,严重者可有呕吐咖啡样物,抽搐昏迷,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中医认为,加以外感风寒,湿热,或病后体虚,脾虚,肾虚等原因引起。

中医辨证治疗

本证治疗以运脾升清为基本原则,寒胜兼以温中,滑脱兼以固涩,热胜兼以清热,湿胜兼以淡渗,脏气虚损则兼以补虚,食积兼以消导,阴伤不甚者兼以利尿,常用神曲、山楂、谷芽、麦芽、布楂叶之类消导药物,猪苓、泽泻、云菩皮、生苡仁、淮山药、乌梅、石榴皮等健脾渗湿收涩之类药物。

1,风寒型:

主证,鼻塞流涕,轻咳,大便次数增多,清稀,如蛋花样、带泡沫、腹痛,肠呜,大便气味臭,疲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渴不欲饮,舌红,苔白腻,脉浮紧。

治法。

方药。

藿香5 克,紫苏6 克,白芷8 克,茯苓10 克,陈皮3 克,苍术6 克,泽泻10 克,车前子10 克,白术10 克,神曲6 克,山楂6 克,甘草3克。

方解、苏叶、白芷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大腹皮。厚朴、陈皮、桔梗、法夏散湿消滞,调理气机;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胃诸药合用,有疏风散寒、理气宽中、化湿导滞、调和脾胃之功。

2,伤食泻型。

主证,便前啼哭,泻后哭止,大便酸臭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每天5~6 次,胃纳差,夜寐不宁,舌淡红,苔黄厚腻,脉浮。

治法。

方药。

山楂6 克,神曲6 克,莱菔子10 克,陈皮3 克,法夏6 克,茯苓12 克,连翘10 克,木香5 克,谷芽15 克,麦芽15 克。

方解、神曲、莱菔子消食化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渗湿和脾;连翘清解郁热,木香行气止痛;谷芽,麦芽消谷化滞。全方有调理气机,消导积滞,渗湿和胃之功。

加减,加川朴6 克理气消胀,吐酸较甚者加藿香,竹茹以辛香止呕。

3,湿热泻型。

主证,口渴饮,烦躁,腹痛即泻,大便色黄而臭,便质稀薄或水样,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法,升清降浊。

方药。

葛根12 克,黄芩8 克,黄连3 克,甘草3 克,黄柏6 克,车前子8 克,神曲5 克,火炭母10 克、生苡仁12 克,川朴5 克。方解,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生苡仁利水去湿;神曲、火炭母清热法湿;川朴行气止痛。

4,脾虚泻型。

主证,时发时止,或食后即泻,大便搪烂,或完谷不化,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睡时露睛,唇淡,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腻,脉细弱,腹泻日久,体质日虚。

治法,渗湿止泻。

方药。

党参8 克,白术8 克,甘草3 克,淮山药10 克,莲肉10 克,生苡仁12克,扁豆12 克,砂仁3 克,桔梗6 克。

方解、白术、茯苓、甘草扶脾益气,淮山药、莲肉、苡仁、扁豆健脾化湿;砂仁、桔梗理气和胃。

加减;久泻不止,而夹有积滞者,加河子10 克、赤石脂15 克以固涩止泻;大便完谷不化,加干姜温中散寒。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龙泉治疗肠炎专科医院,小儿肠炎的症状治疗方法有什么?

肠炎的出现也是严重的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小儿肠炎也是给很多孩子的健康问题带来威胁,对于小儿肠炎的症状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小儿肠炎的症状。 小儿肠炎的症状轻的会腹泻,重的腹泻加呕吐,甚至有的还会脱水,轻的不需要禁食,重的需要禁食6-12小时,小儿肠炎多是饮食不良引起的,要在饮食上下功夫,配合药物一起治疗 中医专家建议小儿肠炎最好喂服用中药,如(肠胃速康方),中药调理,小儿肠道,无毒副作用,清除肠道垃圾和毒素,止泻,全面恢复肠胃功能。

Q:小儿肠炎的原因儿童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婴儿因为抵抗力很差,在饮食或是生活中没注意,容易感染肠道细菌,易导致肠炎。肠炎分成轻型和重型。小儿肠炎关键发病原因是饮食原因,由于小儿在饮食的过程中吃了不卫生的食材或是无法消化的食物,食材有许多病菌,导致小儿肠炎的产生。炎性的小儿肠炎有许多种,包含溃疡性小儿肠炎和克罗恩病,都属于小儿肠炎。

Q:小儿肠炎的症状及治疗,造成小儿肠炎的原因有哪些?_小儿肠炎

一般情况肠炎多是由于腹部受凉、消化不良或病毒性肠炎引起。建议你可以让孩子口服些思密达或妈咪爱治疗一下。注意让孩子多喝白开水,注意腹部保暖。严重的需要输液治疗,防止脱水。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