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律失常患者注意稳定情绪 心律失常该怎么办

家庭医生在线 2017/4/15 10:35:59 举报/反馈

你常会感觉心悸、心慌、胸闷、不典型胸痛、心率增快、心慌气短或心动过缓、疲劳、头晕、心率过缓、乏力吗?也许在你不以为然时,心律失常已经悄悄来临了。

预防心律失常有哪些措施?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心律失常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机会更多,一旦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不知所措,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所以从以上六点做起,开始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吧。

患上心律失常怎么办?

上面介绍了心律失常时常见的临床现象,如果你平时经常会有类似的感觉或者是有相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即使是看似轻微的症状,也可能是隐形心血管疾患的早期症状。心血管疾病发展后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如果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正确看待心律失常,开阔豁达的心胸永远都是心脏保健的一副良剂。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者,应长期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酒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环。

人们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悲剧的发生是重大原因之一。希望大家能提高对心律失常的重视,尽早发现,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药物。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怎么预防心律失常?

你好,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针包括发作时心律失常控制、去除病因病灶、预防复发等。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心律失常,就是需要减少这些诱发因素,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Q: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怎么预防心律失常?

你好,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针包括发作时心律失常控制、去除病因病灶、预防复发等。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心律失常,就是需要减少这些诱发因素,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Q: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怎么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分类多,临床表现及预后各不相同,所以心律失常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用药要考虑它的可能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尤其不危及生命且又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可耐受时,以观察为主;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用药要考虑它的有效性,此时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温馨提示:冠心病患者应该尽早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除了坚持规范的治疗,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上,每餐不过饱或少吃多餐,少喝浓咖啡、浓茶。在饮食合理的前提下,多吃些乳制品、坚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保持充足的睡眠。饭后不宜立即就寝,因饭后迷走神经趋向兴奋,抑制心跳,可能使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发生意外事故。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烧。因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除此之外,还应戒烟戒酒,定时大便,保持大便顺畅,日常心情平和安定。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