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长此以往一直拖延,就会把生活跟工作弄得一团糟。那么那些人容易有拖延症,拖延症又要怎么样改善呢?我们先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拖延症的表现吧!
拖延症通常有哪些表现跟特点呢
1、拖延症不是天生的
它是从周围的人学来的,但并不直接。它可能来自强权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种反抗的形式。这种家庭环境下,朋友对拖拉者的宽容会助长这种习惯。
2、拖延症的人对自己撒谎
比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有压力我才能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个谎言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他们是在挥霍时间。
3、拖延症的人会不断找消遣的事
他们会刻意拖延做重要的事情的时间。因为对重要事情的害怕,这样的事情成为他们调节情绪(比如害怕失败)的一个途径。
4、拖延症有习惯性
患有拖延症的人,不是偶尔表现出拖延行为,而是经常性地在大事小事上都表现出来。拖延症是人的一种牢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习惯的特点是难以改变,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坏习惯,人们意识到它的危害性,极力想改变,但往往又被这种习惯牢牢支配而难以摆脱,总是处于痛苦的挣扎之中。事实上,有拖延症的人当中,大多数都希望戒除这种习惯,却没能成功,因为这种习惯已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心理学家派希尔说:“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长时间拖延,人们便会从根本上习惯性地保持这种状态。”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摆脱拖延症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导致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
网络和懒惰是是拖延症的罪魁祸首。有42%的职工认为大量时间花在非工资事物上,上网、聊天、打游戏大家相信时间和罩杯一样,挤挤总是有的。还有42%的职场人士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偷懒不想干活,一副能奈我何的架势。而有21%的拖延症患者却是因为为了追求完美,而不得不一拖再拖。
其次,切断干扰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一件很想拖延到明天的事情时,一个他人的短信也许就可以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干其他事情,甚至很难再回到最初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简化周围所有的干扰源,把所有认为可能会打断我们专注状态的东西全部通通切断。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断开网络连接,把手机调到静音,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开始写作,直到写完。这种保持专注的状态很重要,本来磨磨蹭蹭要2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我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那么节省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彻底的放松。这样即完成了任务,又可以好好的休息。
第三,降低目标
拖延症者一般去干什么事情都会因为拖延而失败并放弃,但是也因为“完美主义”他们拥有极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换用小目标或者降低目标难度的方式来缓解“拖延症”,不要对事物有太高的期望,内心要有接受结果不满意、过程不完美的心理准备,放平心态,在心里告诉自己:“随遇而安,自己已经做的更好了。”对于那些目标极高的人,这样做还会给自己带来或多或少的自信。
第四,设定专注时间
当我不想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通常给自己设定一个计时器,例如20分钟,我告诉自己在这20分钟内必须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没有任何借口推脱,直到闹铃响起。当20分钟过后,我会休息5分钟,然后设定下一个20分钟。当给自己定下倒计时后,心理上我们会有急迫感,这样会促使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当出现干扰的时候,我会看一下倒计时,暗示自己再坚持3分钟就结束了。这种方法很有效,时间管理上就是将大的时间切分成小块时间,更易于我们去操作,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思想。
第五,提升自信
生活中,各方面所带来的挫败感,都会打击到我们的生活积极性,让拖延症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不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工作,不宜过于介怀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而是应该寻找解决方法,改善现状。多发掘自身优点,从小事情中获得自我肯定,可以帮助你尽早摆脱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