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痛是常见的事,但是很多人出现这种情况都以普通的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来处理,其实咽喉痛不只只是扁桃体炎而已。
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也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
表现特点
(1)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幼儿可因高热而出现抽搐。
(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可见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治疗:
(1)首选有效抗生素本病主要是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先锋霉素等。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涂片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2)对症选用解热镇痛药扁桃体炎并发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时可选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既解热又镇痛,有利于抗菌药发挥高效能。
(3)慎用激素目前有些医生喜欢使用激素降温,显示疗效,其实不可取。在没有采用有效抗菌药物之前,不可盲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那样只会造成病情得到控制的假象,掩盖病情。
(4)局部用药可选用3%双氧水、l%氧化锌溶液、l%~2%碘甘油、10%鞣酸甘油等涂布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者应适当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流质食物。
疱疹性咽峡炎
5岁的毛毛半个月前突然发烧,不爱吃饭,家长以为孩子是得了扁桃体炎,就按照扁桃体炎治疗,用了多种抗生素,却越治越重。最后来到市医院,医生诊断毛毛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停用抗生素,采用对症治疗,孩子症状很快得以缓解。
表现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小儿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为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咽喉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或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治疗
本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因此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只有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才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西药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病毒唑)等抗病毒。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如美心力、维生素C、辅酶Q10)。
本病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预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布洛芬)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时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由EB病毒引起。得这种病的人会一下子高烧到39~40℃,并持续1~3周。这种病经口腔密切接触而传染。近年发现低龄儿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3岁以下小儿占40%,男孩多于女孩。本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于2周左右痊愈。
表现特点:
(1)起病急,发高烧为主要症状,体温可达39~40℃,持续1~3周。
(2)喉咙痛,体检可见咽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化脓。
(3)双侧颈部前后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互不粘连。
(4)脾脏肿大多见并有压痛,约20%患儿伴有肝肿大。
(5)不到10%的患儿有皮疹,为麻疹样皮疹或荨麻疹,小部分患儿伴有眼皮浮肿。
临床上凡遇有持续性、较难控制的发烧、咽喉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应考虑“传单”的可能性。
治疗
(1)、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和更昔洛韦(但病毒唑无效),同时给予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可抑制病毒的复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病毒能力。
抗生素用于并发细菌感染时,首选用青霉素G、红霉素等抗生素;用甲硝唑(灭滴灵0.6~1.2克/日);或氯林可霉素(0.45~0.9克/日)5~7天也有一定效果。
(2)、激素辅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重症患者,如咽部、喉头有严重水肿,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肌炎、心包炎等,可改善症状,消除炎症。但一般病例不宜采用。用法为:强的松第1天80毫克,随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疗程1周。
(3)、阻止传播目前本病尚无有效预防措施。急性期患者,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因病毒血症可长达数月,故病后至少6个月不能参加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