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宝宝患败血症时,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症状易被新妈妈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因此,新妈妈要学会观察,了解宝宝患病的信号。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肝脾肿大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肝炎;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总是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此外,还有面色苍白,发青或发灰,皮肤发花。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无法解释时,均应怀疑本症。当出现一些类似的症状的时候就要送医院进行专门检察。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的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新生儿败血症三种感染途径
(1)产前感染。新生儿可能在出生前就已经被母体感染了,因为母体内的细菌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2)产时感染。生产过程的延长、母亲产时困难、胎膜的破裂,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羊水被污染,而胎儿就可能因此患上炎症,进而发展成败血症。如果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皮肤破损,或者并没有完全消毒、助产时方法不恰当,这些都可能使细菌从肌肤或粘膜破损处,直接进入体内,参与血液循环。
(3)产后感染。一旦细菌进入婴幼儿血液中,就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泌尿道等参与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新生儿的肚脐部位也是细菌最易入侵的途径。
新生儿败血症预防方法
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