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女人怎么样度过更年期 不妨试试这些妙招

2017/3/13 15:29:09 举报/反馈

每个女性都要经历更年期这一难关,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很可怕的,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想要安全度过更年期就要及时保健。那么女人怎么样度过更年期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个更年期保健小妙招,供大家参考。

女人怎么样度过更年期?

1、注意卫生

进入更年期年,阴道粘膜缺乏雌激素的刺激和支持,变得菲薄,上皮细胞内糖原量减少,阴道酸性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易受致病菌感染,故需特别注意阴部清洁卫生。

2、定期进行子宫颈涂片检查

韦斯特指出,在更年期前后,女性患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大,90%的宫颈癌都是在45岁时发生。因此,更年期女性每3年要进行一次子宫颈涂片检查,每年进行骨盆检查,并经常检查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3、进行负重训练

在更年期,女性新陈代谢速度下降,所以需要靠健身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散步、慢跑、骑车或者在蹦床上跳跃等负重训练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防范骨质疏松症。这种锻炼以每周锻炼5天,每天半小时为宜。

4、关爱乳房

80%的乳腺癌发生在更年期之后,因此如果你注意到乳房有任何变化,要立即去看医生。女性在50岁之后每3年要进行一次乳房x线检查。

5、多吃豆类食物

研究发现,大豆、小扁豆以及芸豆等食物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它能够减轻女性在更年期因雌激素下降带来的各种不适。

6、保持良好心态

专家强调,保持良好的心态,将生活和工作压力减至最小,也有助于缓解更年期带来的不适。针灸和催眠疗法也能有效缓解女性在更年期的失眠和抑郁症状。

7、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家庭中要赡养老人、培育子女,这就要求处好人际关系。首先要理解、尊重他人,真诚相待,"以心换心"。理解与宽容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两大法宝。相互关心能促进心理健康,助人为乐是美德。

8、均衡营养

约8成女性受到激素分泌量逐渐减少的影响,在停经前后会出现“更年期症候群”,表现出热潮红、心悸、失眠、焦躁易怒、频尿、骨质疏松、腰酸背痛、尿失禁等症状。为缓解不适,许多女性选择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来调节。

其实,维持身体健康不能只靠单一营养素,建议从天然食材中摄取均衡营养。更年期妇女应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适度补充钙、镁、维生素B群、黄豆制品、维生素C和E,同时配合运动纾解压力和促进骨质健康,才能有效预防和改善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妇女饮食营养建议自制补钙养“心”餐。养“心”餐强调“三低一高”与“四少一多”,分别是:低油、低盐、低糖、高纤维;少油炸、少肥肉、少油脂、少热量、多蔬菜。女性平常可多食用番茄、奇异果或黑木耳等食物。番茄有丰富的茄红素,对于改善血脂肪的组成有辅助效果,并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保健效果。

9、中医调理

女性过了45岁之后,就会出现心情不好,郁闷的现象,其实这个就是更年期的综合症。更年期女性常会有心悸,但不会有胸闷、刺痛的心血瘀阻不通的缺氧现象,如果过度紧张,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速,反而会加重心悸现象,误以为罹患心脏病。其实,只要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舌下无大条青筋,就是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常见心悸现象而已,不必太惊慌。

心悸,是一种可感觉到自己心脏跳动的不适现象。心跳可能过快、过慢、不规则,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动。更年期女性会有心悸表现,来自于激素开始减少所致,只是多数人以为,激素开始减少一定就是虚,以为只要补一下,心悸就会减缓,其实并不是这样。

例如,心跳快而无力或心跳慢而胸闷,加上疲劳倦怠、说话无力、手足无力、唇淡甲淡、脸色不华、易受惊吓、经乱、经量明显减少、经色愈来愈淡、经来眩晕,可能是心血虚或是心阴虚(多潮热),可以使用逍遥散或是加味逍遥散来调整心悸状况。

若心跳过快而有力,精神亢奋、极度怕热,口舌生疮、口干苦臭、烦躁失眠,体力尚佳、舌红苔黄等是心阳亢盛的表现,不小心吃到人参、四物汤、天王补心丹,会加重心悸现象,此时来杯莲子心茶,可减少一时的心悸之苦。

很多女性都是非常怕冷的,但是更年期的女性是不怕冷的,反而是怕热。经常会出现火王的现象,有时候脸颊还会红。这是更年期潮热现象。

潮热现象,中医多数定为阴虚燥热,既是阴虚水不足,就阳热亢盛,可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式来保养。中药如玄参、生地、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等都具有滋阴清热、减低潮热的功效。

当心悸与热潮红现象变得频繁时,只要请中医师调整一下身体状态,这些现象就会减轻或消失,不再胆跳心惊、燥热难当。

(责编:家医编辑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