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突破千亿大关

家庭医生在线 03月01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升,养生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针灸、推拿、熏蒸、汗蒸等中医馆、养生馆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另一方面,家庭健康理疗产品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家用医疗器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足见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可见家用医疗器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日,《2016中国医药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显示,在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约为3700亿元的市场销售规模中,蓝皮书指出,其中,医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2690亿元,约占72.70%;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约为1010亿元,约占27.30%。

专家介绍,家用医疗器械多都跟老年病、慢性病相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和呼吸类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保健意识增强,未来医药卫生重心会逐步从治疗保健预防转变,将利好家用医疗器械的长足发展,社区和家庭将成为两个重要的阵地。与治疗用药品相对,家用医疗器械与保健品类似,属于弹性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对于家用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家用医疗器械区别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其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应用在一些慢性病,如血压血糖的检测/监测时优势更为突出。由于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各项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潜在需求人群是家用医疗器械发展的基础。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对于家用医疗器械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消费习惯,重要原因还是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差距。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以每年大于15%的速度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意识的进步会刺激家用医疗器械渗透率的提高。

相关报道称,目前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短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资源配置的三个主要指标均落后于发达地区,特别是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甚至还不足日本的1/5。从《蓝皮书》提到的目标来看,5-10年内难以赶上发达国家。专家介绍,慢性病监测/检测家庭化是在当前大环境下有效缓解公共医疗资源匮乏的途径。

在今年的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并购策略上,蓝皮书认为,国家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发展,亟待打造国内医疗器械龙头,看好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多元化布局的平台型公司。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医疗资源下沉,为基础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及移动医疗设备等打开更大的需求市场。


扫一扫深入了解熏蒸理疗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