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牛皮癣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病,它以红斑、丘疹、浸润、脱屑而无自觉症状或轻微瘙痒为特征。临床上将副牛皮癣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点滴型、斑块型、苔藓样型与痘疮样型。
点滴型副牛皮癣 好发于男性,病情呈慢性。主要发作于身体的躯干及四肢,一般不发生于头面、掌跖及粘膜。其皮损特点表现为多数为从淡红或红褐色针头大小到指甲大小的浸润斑疹或斑丘疹,表面覆以细薄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自觉症状不明显。
斑块型副牛皮癣 好发于中年,一般呈慢性。好发部位为四肢近端,头面手足也会受累,但不侵犯粘膜。其皮损损害为边界清楚淡红或紫褐色,有轻度浸润的斑块,上覆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病久后出现苔藓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部分患者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苔藓样副牛皮癣 呈慢性,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和乳房处。其皮损特点为出现平苔藓样的扁平小丘疹,淡红色或暗红色排列成网状斑片,可有点状皮肤萎缩和异色症样改变。又称为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 痘疮样副牛皮癣 好发于青年。好发部位为躯干、上肢屈侧或腋部。此病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长短不一。
皮损为针头大至绿豆大圆型红色或棕红色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并易坏死、出血或结痂,表面覆盖鳞屑,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皮疹大多突然出现于躯干、上肢屈侧或腋部。愈后可留有轻度天花样凹疤。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