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代称痤疮为面疮,酒刺。根据中医多年的研究,将痤疮分为5种类型如下。
肺热痤疮:肺热痤疮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
特点: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间或有黑头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舌红、脉数。宜用清泄肺热法。
血热痤疮: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伏营所致。
特点: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宜用凉血清热法。
胃热痤疮: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
特点:面部有散在丘疹,常伴有口苦口臭,大便干燥。 宜用清泻胃肠法。
热毒痤疮: 热毒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复感外界毒邪,热毒相结、蕴于面部皮肤引起。
特点:面部有散在丘疹,以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自觉疼痛,严重时可出现红肿痛、伴有发热、舌红苔燥、脉实数等。宜用清热解毒法。
湿毒血瘀痤疮: 湿毒血瘀痤疮多由素体蕴湿郁于肌肤,复感外界毒邪,致湿毒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而成。
特点:除丘疹、脓疱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宜用除湿化瘀法。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