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对甜食没有多大兴趣,但有些人就情迷甜食不能自已,你是哪一类呢?钟情甜食的人会否对甜食有上瘾的倾向呢?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为你介绍一下。
我们中的一些人肯定会说他们喜欢吃甜食,不管是蛋糕、巧克力、饼干、棒棒糖还是软饮料,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总会充满着让人感觉甚是愉悦的甜食,有时候或许我们对这些甜食难以抗拒。
澳大利亚平均每天消耗的蔗糖为60克(14茶匙),当然对糖类的过度消耗也是诱发澳大利亚乃至全球人口肥胖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如今吃含糖食物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根深蒂固了,加几勺糖会让咖啡变得美味,同时甜点也成为了晚餐后不可缺少的食物,如果我们曾经尝试着减少糖的摄入,那么或许我们就会意识到这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困难,对于某些人而言这完全不可能,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对糖非常上瘾呢?
糖类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
由于糖类对大脑中名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的奖赏系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非常喜欢吃含糖食物,该系统中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对奖赏事件产生反应。诸如可卡因、苯丙胺类以及尼古丁等药物往往会“劫持”大脑系统,
大脑中奖赏系统(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激活往往会刺激机体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回报,最终导致机体对含糖食物出现渴望和成瘾效应。因此药物和糖类都会激活大脑中相同的奖赏系统,从而刺激多巴胺的释放。
大脑中的化学回路往往能够被天然的奖赏所激活,而且某些行为对于物种延续也非常必要,比如吃美味高热量的食物、性爱以及社会互动,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就会让我们再次执行上述行为,因为这些行为让我们感觉再好不过了。
当我们对某种物质比较成瘾,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关于物质使用的标准就引出了多个问题,其中就包括机体的渴求、尽管存在负面影响但依然会继续使用、想要戒掉但却无法控制、容忍以及退出;尽管我们能够轻松获取含糖食物,但过度的消耗往往会诱发机体出现一些和成瘾类似的问题,因此糖类似乎就有着让人上瘾的特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摄入糖类和成瘾/回避系统有直接关系,但研究人员对大鼠的研究结果就阐明了这种关联性。
甜食的吸引力
多巴胺在大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指导着我们对环境中事物的注意力,比如一些美味的食物就和机体的奖赏感直接相关,当机体期待愉悦的感觉时大脑中多巴胺系统就会被激活。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并不饥饿的时候,机体对蛋糕和巧克力的关注就会唤起我们的欲望,常规时候会诱发我们对糖类的渴求,如果作为日常饮食正常的一部分的话,我们或许就会在下午潜意识地想要得到一块巧克力棒或者一瓶汽水。
糖耐量
通过摄入大量含糖食物对多巴胺奖赏系统的反复激活就会诱发大脑适应这种频繁的奖赏系统刺激,当我们经常享受这些食物所带来的愉悦感时,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就会开始发生改变从而来抑制其被过度刺激,尤其表现为多巴胺受体会开始下调。
如今多巴胺并没有太多的受体进行结合,因此下一次当我们摄入含糖食物时,这种效应或许就会钝化,因此我们就需要摄入过多的糖类来获取和之前相同的愉悦感,这就类似于吸毒者机体出现的耐受性,而这往往会导致吸毒者对毒品的摄入量增加,过度摄入含糖食物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包括体重增加、龋齿以及患上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代谢性疾病。
“戒掉”糖类会导致机体出现“脱瘾症状”
糖类能够对机体的行为产生较强的影响,从而会让我们很难戒掉这种习惯(摄入含糖饮食),因此突然间戒掉这种摄入高糖分饮食的习惯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种“脱瘾症状”(withdrawal effects)。不愉快的脱瘾症状所持续的时间往往会根据个体“排糖”水平的变化,有些人会很快适应没有糖类的饮食方式,但有些人却会出现严重的渴求感,而他们会发现很难抵制甜食的诱惑。
这种脱瘾症状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对糖类敏感性以及大脑多巴胺系统对无糖状态进行调整的关键因素,而多巴胺水平的暂时下降被认为会诱发很多心理症状,比如机体的渴求度,尤其个体应该如何抵制充满甜食的环境所带来的的诱惑。
如何戒掉糖类?
切断饮食中的糖类或许并不太容易,而且很多加工或者方便食品都会隐藏他们所添加的糖类,从糖分到甜味剂(蜜叶糖、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会减少卡路里,但却依然会助长机体对糖分的成瘾性;类似地,糖类的替代物,比如龙舌兰、米浆、蜂蜜和果糖也都是一些“伪装”的糖分,其能够像蔗糖一样,非常容易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
因此去除(戒糖)食物中的糖类就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减肥、或许也会减轻粉刺的水平,改善机体睡眠和情绪,同时也会有效阻断工作和学习时下午3点时的萎靡状态;如果我们减少了糖类的摄入,那么对于以前过量摄入的含糖食物而言,我们或许就会觉得其味道让人无法忍受,这可能是由于机体重新调整了对甜味的感觉,这样就足以限制我们对糖类的过度消耗了。